龙游县龙洲街道清廉社区于2004年3月成立,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居民6949户,17254人,其中残疾人、低保户、下岗职工、孤寡老人、贫困党员约占总人口的38%左右,是龙游县典型的老区,弱势群体的帮扶任务繁重。近年来,清廉社区党总支树立“以人为本、扶放结合”的社区管理服务理念,以打造“和谐文明社区”为目标,挂牌成立了“爱心互助之家”,整合各方资源,针对各类弱势群体的不同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将社区打造成弱势群体的“温暖之家”。
“一对一帮困”打造“低保人员之家”
清廉社区首先从规范低保户的认定程序入手,每年低保户资格认定时,社区党总支就组织社工逐家逐户地走访居民,了解家庭生活状况,根据困难程度进行排序,然后确定人员名单,要公示无异议后再上报主管部门审批。目前社区共有低保户141户, 219人,占总户数的1.3%,在全县各社区中比例最高。
创新低保户帮扶形式,以“爱心互助之家”为平台,加强与所在地2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对接联系,建立各单位共140余名在册党员名册,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册党员联系社区低保户制度,通过“一对一”的结对搭建低保户脱贫帮困扶持平台。今年9月,社区“家心互助之家”举办了结对捐赠仪式,当场结成对子140对,捐助资金3.5万元,得到了低保户的普遍欢迎和赞誉。
“针对性帮扶”打造“残疾居民之家”
清廉社区共有残疾人172名,是社区管理服务的重点、难点人群,社区党总支首先依托“爱心互助之家”,开展残疾人情况大排查,建立数据库,做到社区残疾人底子清、情况明、信息全。通过排查,社区残疾人中视力残疾17位、听力残疾16位、言语残疾8位、肢体残疾76位、智力残疾15位、精神残疾10位、多重残疾9位和其他残疾11位。社区根据残疾人员的不同需求,加强与县残联的对接,着力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帮扶,先后为听力残疾人配送助听器28副、为肢体残疾人赠送轮椅32座,同时建立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员的每月一次上门走访制度,做好走访记录,实行动态监控。
家住谷水路的老人忻关鸿,因患中风导致瘫痪评定为肢体二级残疾,需要住院治疗,由于老人无退休金,子女又都下岗,家中经济拮据。社区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送去2000元的帮扶资金,在为他办理了低保的同时还赠送轮椅,组织康复员不定期上门服务,经过半年多的康复治疗,老人恢复得很快,如今他的生活已经基本可以自理。
“零距离对接”打造“下岗职工之家”
清廉社区共有下岗失业职工2607人,占总人数的15.2%,帮扶的工作量大、难度大,“爱心互助之家”首先从加强政策宣传入手,引导广大下岗失业职工用足用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先后帮助247位下岗失业职工办理“4050”人员社保补贴共35万余元,引导下岗职工自主创业104人次,免收各类税费22余万元,办理再就业优惠证842本。加大岗位推荐力度,一方面每月在8个小区宣传栏张帖劳动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引导下岗失业职工家门口求职择业;另一方面着力于内部挖潜,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63个,其中保洁绿化40人、社区管理4人、市场管理4人,治安巡逻15人,兑现下岗失业职工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政策。
南门小区下岗工人叶小英,去年年底丧偶,还带着一个女儿,生活非常困难,“爱心互助之家”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马上推荐叶小英参加免费的家政培训班,经过三个月的培训,使她顺利地走上了家政服务员的岗位,每月有12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保障了家庭的基本生活来源。
同时,社区还积极开展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做好调查,加强对接,今年以来已推荐7户城镇“零就业家庭”的10名成员实现就业,达到了动态消零的目标。
“贴心式服务”打造“孤寡老人之家”
清廉社区有老年人员3028人,占总人口的17.6 %,居民老龄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老年人当中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就有32位,家庭生活无人照料。社区从做好内部分工着手,要求每位“爱心互助之家”的工作人员负责4-5位孤寡老人的日常服务,每周至少一次上门了解情况,协同社区志愿者服务人员每月一次帮助打扫卫生。逢年过节社区领导便带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走访,使孤寡老人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城角坊小区居民汪文德,已经75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加上年老患多种疾病,生活十分困难。社区将他列为低保户,保证老人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联系汪文德的社区工作人员徐玉香经常到老人家里走访,嘘寒问暖,了解生活情况,生病时还负责照顾他的衣食起居,老人逢人便夸徐玉香是他的好女儿。
“自发式互助”打造“贫困党员之家”
清廉社区有在册党员378人,在职党员616名,其中贫困党员168人,社区在全面了解贫困党员困难和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性制定帮扶计划,加强面上引导,促进互帮互助。根据大多数贫困党员是企业下岗失业职工的实际,实施社区党建“双百工程”,暨将一百个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将一百个贫困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对接,争取政策扶持,根据贫困党员的特长和意愿,分期分批引导他们脱贫脱困。
在各个小区设立了8个“贫困党员之家”,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定期进行优惠政策宣讲,每季度推举一次社区“再就业明星”,并公布表彰。完善党员内部关爱机制,每个小区支部均设立“困难党员爱心基金会”,基金会的资金由每个党员自发捐款,一旦有党员遭遇重大疾病或天灾人祸,就启动爱心基金提供帮扶。设立“爱心基金”,激发了党员互帮互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身患肌肉萎缩症的老党员姜卸奶,完全丧失劳动力,全家每月收入仅600元,但1年多来,她每月都要前来捐款,她由衷地表示:“‘贫困党员之家’对我们的照顾没话说,大忙咱帮不上,可这些钱我愿意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吴秀军吴雅芬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