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5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用钢板敲出的高压氧舱、专门请眼镜店制作的手术显微镜、以及将肝癌手术中的“七刀八剪”变成“一把刀”等等,翻开浙医二院140周年的历史,除了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外,也不乏医生们自主创新,亲自动手制作先进医疗设备与仪器的故事。
请锅炉厂敲出高压氧舱
浙医二院最早的高压氧舱,是本院的医生与工人们一起,亲手用钢板敲出来的。
1964年,设备匮乏,给抢救带来诸多不便。于是,在包永善医生的牵头下,一群外科医生联合杭州锅炉厂和制氧机厂的员工,在医院里边摸索边敲打钢板,直到1967年,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高压氧舱正式投入使用。
“由于治疗效果很好,到了第二年就满足不了病人的需求。”浙医二院原高压氧科主任汤中泉说,医院再度与之前的两家单位联手,制作出全亚洲最大的高压氧舱。
请毛源昌制作手术显微镜
20世纪70年代,浙医二院已在慢慢开展一些比较精细的脑科手术。神经外科老教授陶祥洛说,当时国外已有了手术显微镜,但由于历史原因,医院没办法从国外买到。
陶教授灵机一动,找到了杭州毛源昌眼镜厂,跟厂里的师傅们研讨数次后,自制出一副手术显微镜。
“戴上这副手术显微镜,镜下事物被放大了10倍,只要是30厘米以内的东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陶老教授自豪地说。
自从有了这副手术显微镜后,即使是长在脑部深处的肿瘤,也能在冷光源的照射下,被精确地切除。
“七刀八剪”变成“一把刀”
浙二外科医生彭淑牖教授发明的外科手术中的“一把刀”,改变了世界外科手术方法,被外国专家称为“世界外科领域划时代的进步”。
“1987年,在治疗肝癌方面,国外出现了超声刀,说实话,不怎么好用。”于是,彭淑牖开始思考,如何制造一种比超声刀更有用的手术器械。
有一天,他在把玩圆珠笔时,突发奇想,将笔和听诊器金属管做成一个小耙子一样的东西,在肝组织上实验刮剥,再用吸收器将刮下的肝组织吸走,遇到小血管就更换器械进行电凝。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手术程序,在传统手术中要用手术刀、止血钳子、镊子等几十把工具。彭淑牖想,如果将“七刀八剪”变成“一把刀”,手术时就不必频繁更换器械,这样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出血量的同时,还能使手术视野变得清晰起来。
想到就干,彭淑牖马上付诸实践,将电切、电凝、吸引、剥离的四大功能合二为一。就这样,刮吸手术解剖法和多功能手术解剖器诞生了。
何丽娜 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