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30日讯
本月初,“全国区域教育发展均衡特色示范市”花落义乌。
城乡教育发展如何做到均衡?义乌的做法是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让全市教育资源真正“流动”起来。
优质教师资源流向农村
2008年下半年,陈群和杨凯明被同时选派到义乌市西南部的山区镇赤岸,分别在赤岸中心小学和尚阳小学任校长。
此前,陈群和杨凯明分别是北苑学校分管小学部的副校长和艺术学校教导主任。
早在2007年,义乌就开始逐年选派城里学校的教育骨干下乡任职,到目前已有37位城区学校骨干到农村山区学校任校长。赤岸范围内有5所学校,其中4所学校的“掌门人”都是从城区学校选派来的。
到赤岸中心小学后,陈群就把自己在北苑学校推行过的“学生作业每日达标”量化考核制度带到了这里。到目前,赤岸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已有明显提高。2009年上学期,在义乌全市六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过关质量监控中,赤岸中心小学比上个年度平均进步了10个名次以上。
与此同时,陈群还在校园内推行“给父母洗一次脚”等感恩教育和书香校园工程。27日记者采访时,学校刚被省里评为“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示范性图书馆学校”荣誉称号。
杨凯明曾在全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会上荣获数学课堂现场教学的冠军,常被全国各地的学校请去上观摩课。在艺术学校时,他常组织一些教育沙龙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尚阳小学离城区有40公里左右,是义乌南部最偏远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师资已年轻化,但存在断层现象,年长的平均年龄在50多岁,年轻教师的平均年龄仅26岁。
到尚阳小学后,杨凯明继续组织教育沙龙,跟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借助自己的成功教学经验,他还常给老师们上示范课,借助自己的人脉请全国著名的教师给老师们上观摩课。
陈孙斌已从尚阳小学调到城里。在尚阳小学时,他就接受了教育沙龙的熏陶,而提供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今年6月,他还专门为义乌市刚上任的新教师上了一堂示范课。
据记者了解,除选派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山区学校任校长外,义乌还规定凡晋升中、高级职称,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在任现职期间内有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义乌实行城乡教师按学生比进行同等标准配备,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到目前,已有936名新招的教师补充到农村山区学校。
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
义乌市五爱小学是一所涉外小学。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这所学校跟义乌东部的山区学校楂林小学结为“亲戚”,学校的领导层还轮流兼任这所山区学校的负责人,跟这所山区小学的领导层一起商讨教学管理,一些骨干老师在这所山区学校兼课的同时,还收了一班年轻教师做“徒弟”。
与此同时,两所学校的学生还经常交替上学。玛马都是来自马里的一名学生。今年上半年,他和其他10名外籍学生来到楂林小学,通过为期一周的寄宿生活,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楂林小学10多名学生则来到五爱小学,感受城区学校的学习氛围。
相隔四五十公里的这两所学校为何如此亲密无间?这得益于从2007年开始,义乌着力构建的“不同法人单位,联校共同发展”新机制。按照“共享、互补”等原则,组建了“城乡教育共同体”。
到目前,义乌已组建了由城区16所优质学校与41所农村学校参与的1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占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40%左右。五爱小学和楂林小学正是参与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的两所学校。
“‘教育共同体’就是城乡学校共同探讨如何发展的组织。”昨日,义乌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龚群峰说“在平时,城区学校会向每所农村学校派出1~2名教育骨干,向农村输出教育成果、管理模式,实行管理统一、校园文化交融,为农村学校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在1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中,城区260多名教师已与农村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从2007年开始,平均每年城区和农村的学校分别有40多位教师来到农村学校支教和到城里任教。三年来,全市城乡学校流动教师已达430多人次。
农村教学一个萝卜一个坑,平时教师们抽不出时间跑到城区学校求教。本学期刚被选派到毛店小学任校长的余悦森则想到网络视频,让学校老师通过网络视频,跟他所在学校建立“教育共同体”的开发区学校骨干老师们交流教学心得,提高了教学质量。
外来子女共享蓝天
11月26日下午,孙旭鹏穿着一身洁白的运动服坐在义乌北苑学校党委书记鲍济华的办公室,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不少外来建设者子女常有的那份胆怯。
2007年,孙旭鹏被父母从安徽老家带到义乌,一直在北苑学校就读,在整个班级中学习一直名列前茅。
鲍济华说,由于北苑学校坐落在义乌经济开发区内,在全校学生总数中,外来建设者子女数量占了25%。根据义乌市里规定,在交费等方面,这些外来建设者子女已享受跟本地学生同等待遇。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开始,义乌开始实施“共享蓝天”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行动计划,开始修编学校发展布局规划,在城郊改建、扩建和新建了19所小学,提高学校的整体招生能力,为外来建设者子女提供良好的就学条件。
2009年,已有41174名外来建设者子女(其中300多名为境外学生)在义乌公办学校就学,占外来建设者子女总入学人数的56.8%。
除了鼓励外来建设者子女到公立学校就读外,义乌还将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纳入到义务教育管理体系中。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统一由属地镇街中心校管理,同时组织公办学校跟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到目前,已有11所公办学校分别与16所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结对帮扶。
北苑学校结对帮扶的学校就有两所:杨街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和柳青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北苑学校专门指定一名骨干教师担任结对帮扶协理员,参与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的管理,既督学,又“督政”。
11月23日,北苑学校分管小学部的副校长王伟飚带着赵宇峰等4名数学老师前往杨街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举行了“同课教学”活动,让北苑学校的数学骨干老师跟杨街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的数学骨干老师,在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上同一堂课。然后,根据上课内容,大家进行点评,指出教学上的不足。
基础建设向农村倾斜
尚阳小学的校舍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从今年初开始,义乌财政拨款1200万元开始动工兴建占地21亩的新校舍。在赤岸镇所在地,投资1200万元的镇中心幼儿园也在兴建。
统计显示,2007年至今,义乌全市累计投资新建学校基本建设项目102个,建成校舍面积39.85万平方米,到目前义乌全市已有39所初中小学达到或超过省标准化校园验收标准,占初中、小学学校数的81.2%,基本实现了城乡学校基础条件均衡化。另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省市示范学校覆盖率已由2006年的47%提高到2009年的83.8%。
从2001年开始,教育一直稳做义乌财政公共事业支出的“头把交椅”,2008年财政性教育投入10.52亿元,2009年预计超12亿元。
“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教育均衡是全国提升教育水平,推进教育强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满足群众‘读好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是义乌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义乌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王迎说。
据金华日报 作者 蒋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