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4日讯
近几个月来,一枚小小的蒜头、辣椒因为被传“抗甲流”,价格一度暴涨了10多倍。在这令人眩目的财富神话中,一份广被引用的数据显示,目前有5000万元的温州游资挥军北上,进入大蒜、辣椒市场,“超级炒家”的帽子再度冠在温州人身上。然而,在本报记者致电消息源当事人时,却被告知,此数据有夸大说法。
有报道称,在山东产蒜大县金乡,原先每斤0.28元的大蒜,收购价已涨到每斤3.7元。在高涨的炒蒜行情中,甚至出现了“装卸工转行炒蒜赚足百万”的造富神话。与此同时,辣椒也因为“抗甲”而受市场热捧,价格一路飙升。市场分析人士自然而然地把矛头指向温州,他们认为,大量温州人纷纷从房市、煤矿撤兵,开始“炒大蒜”、“炒辣椒”。
遍寻媒体报道及网络上的说法,“5000万元温商游资北上炒蒜”的消息源自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具体内容为,“根据该会调查,目前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北方市场买蒜卖蒜,投资人来自各行各业,例如皮鞋、五金、房地产等。温州人做大蒜生意以前就有,但投资规模没有之前的山西煤矿那么大。”
对此说法,周德文一口给予了否决。“那些报道,有夸大其辞的地方。温州人是在大蒜领域有投资,但远没有到那种程度,近年来确实有少量温州人在山东等地从事大蒜收购或深加工,但涉及的资金规模都不大,更谈不上‘炒’。”周德文无可奈何地表示,温州人投资什么都被当作‘炒’,怎么正名都没用。
在此次“大蒜热”中,有大量游资聚集到大蒜的两个主要产地:河南和山东。为此,本报也致电山东济宁市温州商会,该会会长连云在电话中告知,前两年不少温商在山东金乡有做过大蒜生意,但多数人亏损得厉害,当时两毛钱一斤都没人要,很多温州商人都怕了做大蒜生意。同时,有趣的是,另有杭州媒体报道称温州太太炒房团的一些会员对大蒜和辣椒毫无兴趣,他们的“火力”仍集中在商铺和住宅上。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根据目前情况,温州太太炒房团撤离房市去“炒大蒜”的说法显然不成立。至于在山西煤改中备受煎熬的温州煤老板,估计也没有那份闲心,毕竟困在山西的资金也没有那么快拿回来。(记者 汪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