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06日讯
由杭州市委、市政府、光明日报社、中国社会学会共同主办第三届生活品质全国论坛昨日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调研组的专家们对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评价很高,认为这个“杭州模式”对其他城市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宝石山一弄和北山路交叉口,有一家自行车租赁点,停着十几辆自行车,昨天,摊主阿杜懒洋洋地靠在一张竹椅上晒太阳:“已经好久没有什么生意了,闲得慌。”
阿杜四年前就在这里开了自行车租赁点,高峰时有100多辆自行车,租车每小时5元,供不应求,但自从去年杭州推出了公共自行车,一切都不一样了:“生意不好做了,游客上网一查,都知道杭州有公共自行车可以免费租,我们只好降低租价,一辆车一天租金10元,但哪怕是旺季,每天也只能租8~10辆,现在淡季每天只能租3~4辆,所以我只能把自行车陆续转卖。”
为了吸引游客,阿杜上个月新买了一辆双人自行车,可一个月下来,也只租出去两三次:“以前,西湖边的租车点怎么说也得有上百家,可是现在,只有不超过15家了。”阿杜摇了摇头,眼底透着一股无奈与忧愁。
阿杜们生意不好做,是因为杭州免费公共自行车租用方便。
“杭州公共自行车通借通还,北京公共自行车哪借哪还,还挂靠修车点和报刊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调研组专家对杭州与北京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作了对比,专家认为,杭州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公共自行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既然是公共产品,市委市政府就绝不能缺位,就要保证它的公共性、平等使用权和公益性。”
“90%的使用者为本地和外来常住者,本地青年已经把骑车当成时尚,甚至骑行喜庆的红色自行车办婚礼。”专家认为,杭州公共自行车还为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做了贡献。如果按照日均租用量10万辆次,每次出行里程为2公里计算,每年可节约燃油7500吨左右,CO2减排量为23897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