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过年时山村热闹了几天,记者原以为,这几天,村里留守老人、孩子又会眼巴巴望着青壮年捆包扎袋、动身外出,他们一年的守望生活又将开始……
然而,记者近日在开化县下界首、炉新及龙山底的张村等地采访,却发现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除种粮大户、养殖能手等家庭,多数打工家庭房门紧锁,留守老人和孩子也不见踪影。据华埠镇政府有关人士介绍,今春以来,华埠镇许多村庄青壮年带着一家子出去打工已成时尚。
这几天,下界首村11岁男孩张萌特别高兴,早早将书包、被褥整理好,还与村里其他小伙伴一起,到村小老师那里告别。张萌告诉老师,过年时,村里打工人家坐在一起商量,认为现在外面打工环境好了,赚钱也多了,不能再将老人、孩子留守在村里,要带着一家子去创业。
出生至今,张萌每年只能在春节见父母一面,平时与爷爷相依为命。以前,偌大一个村,空旷得只剩上百名留守孩子和老人,他每天傍晚坐在公路旁,盼望父母回来。张萌6岁开始学会烧饭菜,8岁开始照顾爷爷,但因家里事多常旷课,学习成绩一直不见好。这次一家人一起走,他卸下照顾爷爷的重任,决心进城后一定把功课赶上去。
2月22日晚上,记者在街头遇上老同学的儿子、杭州机场送票工周全。谈及村里留守情况,他说:“解决留守老人和孩子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带出来。去年,我妈就是我带出来给人家当保姆的。新年上班,她辞掉保姆工作,专门为我们10多个送票工烧菜做饭,我也能尽点孝心。”
前年,记者在张村采访时,周全一个人在杭州打工,母亲在家天天思念儿子,结果家里田也种不好;而周全在外也天天记挂着家里,工作自然很难做出业绩。结果,一家子一年下来除吃吃用用外,根本攒不下钱。去年,一家人在外打工收益不错,存有上万元积蓄。
家住炉新村的许明,在一家公司驻杭办事处开车,妻子也在杭州打工。去年初,他把父母、孩子接进城。现在,办事处扩编,开办起食堂,烧得一手好菜的妻子当起炊事员,父亲为附近宾馆看管车辆赚点钱贴补家用,母亲在出租房烧菜做饭、照顾在公办学校读书的孙子,一家人在城里的生活也过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