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兰溪市,地处浙中腹地,兰花之乡。兰江穿城而过,溪以兰名,邑以溪名。自古有“三江之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作为文化古城,兰溪既有诸葛亮的“灵气”,又有李渔的“才气”;既有赵四小姐的“秀气”,也有兰花的香气。

  一路走来,老城文化也曾经历起起落落,浮浮沉沉。如今站在转型升级的潮头,这座文化古城又是怎样的一幅模样呢?从10月27日开始,本网记者深入兰溪各地探寻农村文化的足迹,见证了当地文化的白与夜。

村支书以传统文化治村

  每年围绕先人精神做一件实事

  长期以来,万田村人正是遵循先人梅执礼的精神,踏实、勤奋。

  自新农村建设来,其他村都是重点围绕招商引资,兴建大工程上,但万田村却把弘扬梅执礼精神放在首要位置,走出了一条别样的新农村文化发展之路。[详细]

铁娘子的“38、61、99社区”

  留守儿童之家为村民解决后顾之忧

  方赛花成立了巾帼服务站,清一色的娘子军。如今,巾帼志愿服务行动已经在兰溪全市展开。全市农村开展了“争做文明女性,共建美丽乡村”活动,组织成立村“巾帼志愿服务者”组织,动员志愿者积极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尊老爱幼帮扶活动等。[详细]

大妈从学文化到种文化

  铁杆麻友变身“文艺人儿”

  近年来,针对农村文化贫瘠的现状,兰溪市文化部门开展了“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以“送”带“种”,以“送”促“种”,较好地带动了农村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详细]

畲乡传统民族文化“一村一品”

  编写乡土教材,培养年轻一代

  为了发扬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文化部门根据各村不同特点,抓了“一村一品”特色文艺团队建设。为了培养年轻一代,从2007年开始,水亭乡就编写了畲族民歌的乡土教材,从幼儿园开始就开设畲族民歌特色课,组织畲族学生唱畲族民歌。[详细]

  相关报道

结语:严峻形势 传统文化恐后继无人

  由于受经费、机制、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当地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队伍建设滞后,文化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戏曲演艺人员、文物管理人员及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等人才严重缺额,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后继乏人的严峻形势。由于兰溪乡镇财力及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有限的文化经费投入与文化建设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