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4日讯昨天(13日)下午,以招收民工子弟为主的杭州天成教育集团的3个校区同时贴出了一份公示,该校六(3)班的金洋洋和六(8)班的黄帅两名学生获得杭外推荐生资格。
这两天,杭外推荐生的名单陆续在杭城各小学校园和校网上公示。
今年,杭外计划招收初一新生4个班160名,比去年的350人规模,减招了一半多。与以往每个班有推荐名额不同,今年杭外招生政策有较大变化,杭州各小学按平均每100名应届毕业生择优推荐1个名额。若毕业生数在100~149人限推荐1人,达到或超过150人不到200人,按2人推荐……按此类推,推选出的学生将参加摇号。
记者了解到,今年杭州老城区将有250名左右小学毕业生获得杭外推荐资格,这些学生都将是名副其实的“牛人”,不管最后是否入读杭外,都是热点民办初中争抢的目标。
今年的杭外推荐生,真的是百里挑一,用一位小学校长的话说,全校只能挑选1个学生,不好挑啊。
4月12日晚上,在杭城某所知名的民办小学里,一场关乎“谁能成为杭外推荐生”的抓阄活动正在进行。该校今年只有1个推荐名额,按照一些必要条件,学校先从4个班各推选出1个学生,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决定抓阄确定最后名单。
抓阄现场,4名学生的家长都来了,六年级各科老师也到了,学校领导班子都在,还邀请了部分家长作监督。当第3个出场的妈妈抓到写有“推荐资格”小纸条的小球时,此事才尘埃落定。
这可能还不是最“小题大做”的招数。4月13日下午,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来了两位大学教授,一位是教育类专家,一位是英语专家,学校请他们来评审:学校选出了2个杭外推荐生,而名额只能有1个,请专家对2个学生的外语学习、综合素养进行评判。
“这是我们推选杭外推荐生的第二轮工作,两位大学教授加上一位教研员,他们对学生的评判将是最后投票的重要依据。”一位老师说,新世纪是一所外语特色的学校,所以对杭外推荐生比较重视,“今年虽然只有1个名额,但我们的流程相当规范。” “4月14日做最后的投票,投票结果公示3天,如果没有异议,就让学生填写推荐表。”
在另一所只有1个推荐名额的杭城某小学,有一个班就推出了6个。校长说:“ 6个学生实力相当,班主任也难以抉择了。”
为了这一两个名额,很多学校开了不少会,确定推荐方式,是按照每班先推1人呢,还是全校打通按成绩排;每班人选出来后,是抓阄呢,还是考试,或者按成绩、品德、荣誉、特长等打分,每个学校都不一样。
“最终确定下来的名单,应该是学校最好的学生之一。”不少小学校长坦言,这次选送杭外的学生,含金量很高,“但不能说他(她)就是学校的第一名,这是一个综合考查,不是简单的一次考试。即使最后没被摇上,他们都会被热点民办学校抢走的。”
据悉,杭城各小学的推荐生名单在4月20日前上报。杭外于5月3日进行电脑随机派位。
编后:杭外仍是民间标杆
一所初中招生,同城所有小学陪练!杭外从国有民办转制后,竞争激烈不输以往,今年百里挑一再摇号产生入学名额。
这个招生政策的改变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但不管如何,在入学公平机会上,今年杭州已走出了重要一步。只有当杭外入学名额不再是衡量杭城小学教学质量的民间标杆,家长在择校时才会更关注孩子的快乐学习,而非杭外录取率的所谓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