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中河高架就像一个“停车场“。 吴新燕摄
浙江在线04月14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到今年3月,杭州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增至58.5万辆,全市达到164万辆,而在极其有限的城市空间内,路与车的供需矛盾严重失衡。上海世博会马上就要开幕了,成千上万中外游客将涌入杭城,杭城的交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如何有效缓解“行路难”、“停车难”?昨天(13日),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专题调研了杭州市缓解道路交通“两难”工作。
在会上,有关部门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如设想在城区采用四级限号措施、200个路段逐步“禁左”,高峰期投放新车缓解打的难等。
每周一天高峰按车牌尾号限行
【现状】
为了上班不迟到,家住三里亭的李先生,把新买的“马六”停在车库里,每天骑一辆电动车去上班。“早高峰路上实在太堵了,汽车寸步难行,还不如骑电动车。”李先生无奈地说。
李先生的单位在欧尚超市附近,以前每天早上都开车去上班,高架下堵,高架上更堵,除非早上早起一个小时,否则李先生每天上班都要迟到。
“开车上班,路上要花费将近一小时,心情还特别郁闷。”李先生说,后来改骑电动车了,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单位。
李先生说,当初买车上下班,就是为了方便快捷,没想到马路上越来越堵,早晚高峰开车就像蜗牛爬,只能无奈选择电动车了。
【措施】
结合杭州实际及借鉴北京等城市做法,杭州准备在中心城区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对社会车辆包括政府机关车辆,逐级采取四级限号措施:
A级:每周少开一天高峰。即工作日高峰时段(7:30—8:30;17:00—18:30)按车牌最后一位数字,在指定区域内,每天限制两个数字的车辆通行。
B级:每周少开一天。即工作日的7:00至19:00,按车牌最后一位数字,在指定区域内,每天限制两个数字的车辆通行。
C级:高峰期间实施单双号通行。即工作日高峰时段,按车牌最后一位数字,对应日期单双号,在指定区域内,限制非对应车辆通行。
D级:实行最拥堵区域收费政策。借鉴伦敦、新加坡等城市经验,在最拥堵区域实施收取拥堵费的做法。
不过,如果实行限号措施,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施A级方案前,杭州市政府还将召开专家论证、市民听证会,取得较一致认识后再实施。
高峰期新投放一批出租车,不搞交接班
【现状】
昨天下午5点50分左右,范小姐在莫干山路上的金汇大厦开完会,打算去杭州市体育馆。站在大楼门口等了半个多小时,没有一辆空车经过。干等也不是办法,范小姐只好先往环城北路方向走,打算一边走,一边等出租车。
一路上,马路两边都是踮着脚尖,翘首打车的人,偶尔经过一辆亮着绿灯的空车,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比“赛跑”。
范小姐就这么左顾右盼地往前走,一直走到杭州市游泳馆,也没打上车。转个弯,范小姐又走进了中山北路,别说是空车,整条马路堵得水泄不通,即使有空车也开不进来。
从金汇大厦到体育馆,范小姐足足走了近一个小时,始终没打到一辆空车。
目前,杭州主城区有8065辆出租车,76家出租车企业。根据最新调查,主城区出租车百公里实载率达到69%,已经接近极限了。
【措施】
针对“打的难”状况,今年,杭州市交通局准备投放一批出租车。不过新投放的出租车仅仅是在每天的高峰时段营运,实行规范的员工化管理,一班制到底,不搞交接班。
同时,杭州市还要优化设置出租车智能扬招系统,规范出租车定点上客。结合公交免费单车点的建设,加快智能系统设置,逐步完成机场、车站、宾馆饭店、专业市场等重点区域的出租车智能扬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