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7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近年来,省档案馆加快建设步伐,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从神秘和陌生,到熟悉和关注。不久后,一座集现代性、文化性、开放性和多功能性于一体的公共档案馆将亮相城西。
新馆建设的9个预选设计方案已经形成,从即日起到4月30日,在庆春路258号的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红楼)公开展示,广大市民可前往参观并提出意见建议。
新馆拟接受
各种档案450万卷
新馆位于拱墅区西部塘北地块,东靠主干道丰潭路,南面与政苑小区相邻,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就在西边不远处,北临方家北路。
新馆馆藏收集年限为50年,现有馆藏和未来50年拟接收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将达到450万卷(册)。
省档案馆副馆长王茂法说,近几年来,省档案馆大力拓展“开放、亲民、文化、服务”的社会功能,服务重心已由主要为党政机关服务转向为社会各界和百姓服务,大量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档案被接收进馆,成为大家非常愿意去的地方。另外,立足服务民生的浙江名人档案馆也已开始筹建。
新馆设计格调古朴典雅
新馆外观造型应体现格调古朴、典雅的特色,建筑形态要集中体现现代化档案馆的理念和文化品质。既能满足内在功能的需求,又体现公共建筑的开放性,与周边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本次展示的新馆设计方案共有9个,每个方案都配有立体模型、三维效果图和相关介绍。9套方案都体现了浓浓的江南元素,有的立面造型结合浙江丝绸之府的美誉,将各个体块巧妙地用一条“丝带”衔接在一起;有的借鉴浙江玉琮的神态比例,以竖向仿“古竹简”造型的板材围合而成,上刻文字,体现档案馆的历史文化性及地方性。
王茂法介绍,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省档案馆新馆设计方案通过后,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动工,三四年内即可落成。(胡轶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