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9日讯杨家小东、小行是堂兄弟,两人结伴在宁波打工。回贵州老家过了春节后,返程时囊中羞涩,他俩竟异想天开:边打猎边卖猎物,一路打猎到宁波去!
两兄弟无知之中触犯了法律,他俩抓获的一对“猫头鹰”其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耳鸮。
最让他们觉得冤的是,这两只“夜猫子”因为到处都卖不掉呢,才被一路带在身边,结果成了个“定时炸弹”,行至杭州时被“引爆”了。
当时,兄弟俩从老家出发时特意买了捕兽夹、镰刀等工具后,搭车上路,途中见到哪里有山有水,就跳下车爬山,布陷阱、装兽夹、下套子……晚上两人也舍不得住店落脚,硬是来了个天为房、地为床的“野外生存”。
如今各地都注重生态改善,山里野兔之类的小动物也挺多,杨家弟兄一路抓点野兔卖卖,倒还真能赚点钱。
在湖北某地山上,一天夜里,杨家弟兄去点收获的时候,发现捕兽夹上的野兔被“偷”,守了整晚,发现是“夜猫子”来偷食(“夜猫子”是百姓对猫头鹰的一种叫法)。
兄弟俩下了血本,把捉来的野兔子当诱饵,逮住了两只“夜猫子”。没想到,这两只“夜猫子”竟然卖不掉,有人告诉他们说,可以去杭州卖卖看。
兄弟俩立刻踏上长途车摇摇晃晃到了杭州,问了好几家路边店,人家都说不要这种“鸟”。后来他们准备打车到临安去碰碰运气,被机警的的哥带到了出租车出城登记站。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治安分局的民警一查,发现了装着“夜猫子”的编织袋。
经过动物园和林业部门专家的拍照鉴定,这两只“夜猫子”的学名叫“长耳鸮”,是猫头鹰大家庭的一员。
说起来为啥“夜猫子”卖不掉,其实这里头也有民俗的意义呢。虽然猫头鹰是抓老鼠的益鸟,传统上,老百姓把“夜猫子”又叫作“夜枭”,说它的叫声不吉利。民间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俗语,常把猫头鹰当作“不祥之鸟”,称为逐魂鸟、报丧鸟等。你说,谁敢吃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