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9日讯 “尽己之谓忠,百善孝为先”。母亲节就要到了,父亲节也就在6月份,送什么礼物给父母亲呢?昨天(28日),在杭州江干区“孝乡”丁桥镇, “孝老养生低碳之旅”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特殊烹饪大赛同时举行,参赛的都是丁桥的餐馆、农家乐。每家选送一道敬老膳、3道孝子菜、1道孝点或孝饮,而每一道菜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孝文化典故。
香喷喷的竹筒米香肉,有个很不同寻常的名字“刻木事亲”;而一盘鲍汁有机笋的菜名更是别具一格,名叫“哭竹生笋”。知道中国传统典故的,或许已经有了眉目,这些菜名都是中国传统二十四孝的典故。杭州江干区丁桥镇,根据《杭州市地名志丁桥乡》记载:丁桥乃汉朝孝子丁兰的故里。“刻木事亲”的典故就是由他而来。
数十道拥有特色菜名的菜肴一一摆开,杭州餐饮协会的专家们细细品尝,最终推选出了色香味俱全,又特别适合养生的15道孝老养生菜点。
“这15道孝老养生菜点今后将逐步在旅游体验区内的农家乐、休闲山庄推广,以后杭州市民来丁桥游玩,都可以来品尝,我们还特别欢迎,您带着父母一起来,品尝营养美味的养生菜,欣赏优美的风景,当然更可以细细品位这些菜肴背后的孝亲故事。”江干区商贸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代表丁桥的乡亲向杭州市民发出了邀请。
继“孝老养生”烹饪比赛之后,丁桥还将面向全杭州征集100个“孝心之家”,入选的家庭都能参加“孝老养生低碳之旅”,品尝“孝老养生百桌宴”。
作为杭州的“孝乡”,丁桥还将结合“孝文化”,打造杭州首个“低碳旅游体验区”。体验区今后将规划推出一条自行车骑行旅游线,骑行道依托2.8公里上塘河岸,长度约6公里。游人可循环骑行,游览沿河景观、欣赏千亩桃园;一条徒步登山赛事旅游线,在皋亭山游步道建设的基础上增设徒步登山赛事功能,根据不同的登山群体设置3条以上长短、难易不同的赛事线路,线路串联皋亭山主要的自然、人文景点;一条自划船休闲旅游线。在非航道内选择相对安全的2公里水路,沿岸设置自划船码头。
相关链接
刻木事亲典故——
丁兰幼年失去双亲,思念父母养育之恩的他用木头刻成双亲人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出门必先禀告。久而久之,丁兰的妻子便对木像不太恭敬,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竟然流出了鲜血。丁兰回来后,看到木像眼中含泪,知道情况后,将妻子逐出了门。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冯卓的老乡,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