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调查】工作险干活累收入低 浙江8万协警期待职业化破局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当兵3年,做协警6年,29岁的金晓军不舍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妻子殷延芬仍然记得丈夫出事的那天清晨,穿上没有警衔的协警制服走出家门的那一眼回眸。
  他的遗憾,就是一直未能穿上那身真正的警察制服。直到死,他仍然只是一名编外警察。
  大多数协警和他一样,一生的警服上不会有熠熠生辉的警衔,其实,他们的理想也很简单,只想能被认同。
  在被认同的过程中,他们有着许多困惑,干得辛苦,拿得最少;冲在前面,没有保障;培训不够,前途无望。长期以来,协警的身份颇为尴尬。
  一位熟谙协警制度的警界人士称,浙江协警生态,可以视为中国协警标本来研究。 【详细
浙江在线独立调查:记者 童俊 柳博珊 李敏 编辑 郭涛
险:冲在最前面的总是他们
  老陈的右手总是蜷缩着,摊不开,手腕上还有一道长长的伤疤“这是前年抓贼时留下的,刺穿了,幸亏命大”,想用右手拿起水杯,几次都失败了。 【详细
低:协警待遇尴尬“像鸡肋”
  “老鼠的爸爸假警察,一月工资三百八,买不起鸡买不起鸭,养不了孩子养不了妈,气得老婆要自杀!”网上流传的一首打油诗,讲述的就是特殊的群体——协警。【详细
累:工作强度有时甚至大过警察
  以协助户口管理为例,队员在完成外来人员信息收集、登记做证的主业外,还必须参与如警卫安保、排查嫌疑等大量临时性工作,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相当普遍。【详细
协警队伍特殊性造成的口碑之祸

  南浔临时性强奸案在去年成为网络热词,而主角是三名当地派出所的协警。一位长期跟踪浙江涉警舆情的媒体从业人员称,他所掌握的几乎每期舆情里,关涉至少一条有关协警被判的报道。由于协警队伍的特殊性,招进来的人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给协警队伍带来了诸多问题。【详细

“无法可依”又“不可或缺”的两难选择

  浙江省公安厅政治处教育警训科科长刘晓勇说,长期以来,公安机关为了应对警力紧张的困难,在利用辅助力量上始终处于“无法可依”又“不可或缺”的两难选择,使得对协警的职业定位不清。 【详细

法律边缘化问题应尽快得到解决

  2009年,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王辉忠曾在人民日报撰文,强调了民警队伍的“职业化”建设。而在刘晓勇看来,“职业化”发展同样应适用于协警。据悉,我省公安机关目前在用协辅警8万余人,多出在编民警1/3,是公安机关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详细

协警练兵纳入“大教育、大培训”范畴

  作为执法的辅助力量,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执法环境。记者也了解到,一些年轻的协警,由于缺乏培训和经验,在面对嫌疑人时,竟然会“临阵脱逃”,有的身体素质和各方面技能都存在欠缺。刘晓勇提到,在警察训练体系相当完善的香港地区,从招募到派往各警区驻守前,辅警必须接受“辅助警察基本训练课程”培训。 【详细

小调查
协警调查
1.
你认为我省协辅警整体素质如何?
比较正规,专业,同时服务在基层一线,很辛苦很危险;
一看就和民警有差距;
没什么印象
2.
你认为哪条建议对协警队伍的健康发展更合理?
职业化建设,加强培训
提高待遇,完善保障
逐步清退协警,选拔合格者转为正式民警
夜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