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5月13日讯 今天,本报编辑部收到一封来自上海浦东新区阳光之村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淌着3位七旬老人的感激之情——
尊敬的编辑先生:您好!
我们是上海来杭州旅游的3位退休教师。今天向贵报反映并希望借贵报一角,寻找一位助人为乐却不肯留名的女司机。她在我们遭遇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把我们及时送上火车,让我们感受到杭州人民的热心和无私。
回到上海后,我们一直在想念她,并由衷地感谢她。私下里,我们几位老师常说,社会是多么需要这样的热心肠,在我国举行世博会的日子里,像她一样乐于助人的品质,一定会为杭州、为我国赢得更多荣誉!
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们只知道她姓王,车牌号:A55J97。希望贵报能帮助我们找到她,好让我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向浙A55J97车上的天使致敬!向杭州人民致谢!
上海退休教师:邬康林、黄连生、汪家镇
杭州人的心灵更美
下午,记者拨通了其中一位退休教师邬康林的电话。提起前不久那段难忘的经历,老人连说:“都说杭州风景美,可是我说杭州人的心灵更美。”
4月23日晚上6时多,来自上海的3位退休教师邬康林、黄连生、汪家镇逛完西湖,准备赶晚上7时08分的火车回上海。
“我们原计划在湖滨公交站坐7路公交车到城站火车站,一共4站路。没想到那天是周末,又遇到下班高峰,交通很堵,我们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多小时。”
不见公交车来,又打不到出租车,眼看离火车开车时间只有20分钟,3位老人急出了一身汗。
“大家都心急如焚。”邬康林老人说:“当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跑到十字路口,趁着红灯时间,敲了敲一辆深色小轿车的车窗,希望能搭车救急。”
车窗里探出了一个20多岁女孩的脑袋。邬康林断断续续讲述了自己的窘境。他心想,让这么一个女孩子送3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去车站,就是换作自己的孙女也不一定能做到。没想到女孩毫不犹豫地打开车门说:“爷爷快上车,我送你们去火车站。”
这时已是6时48分,离火车开车只剩15分钟。老人们几次问她叫什么,可女孩不肯留下姓名,只是说:“叫我小王好了。”
邀请她到上海做客
一路上,小王为了让老人们宽心,不停地安慰他们。
“小王很细心,不光把我们送到城站火车站,还把我们送上二楼,我们一下车就能检票进入候车大厅。”邬康林说。
3位老人赶上了火车。“我们刚坐稳,车就开动了。”
让老人们感到不好意思的是,他们几次开口想给小王报酬,都被小王谢绝了。
快到火车站时,邬康林掏出20元钱,硬是塞给小王,这把小王“惹毛”了,“你们给我钱,我就请你们下车。”
邬康林动情地说:“事情虽小,却让我们见到一颗金子般的心。”
老人们有一个心愿,想给小王寄一张世博会门票,请她来上海做客,带她去看世博会,以此表达感激之情。
帮助别人收获快乐
收信后,记者开始寻找这位“小王”。
省高速交警总队的江警官帮了大忙,通过查询车牌号码,找到了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女孩。她叫黄晓嵋,杭州人,在杭州一家洁具公司工作。由于杭州话“黄”和“王”发音相近,3位老人误听成了“小王”。
记者赶紧把这一喜讯告诉邬康林,电话那头,老人激动不已:“谢谢你们浙江日报!这么快就帮我们找到了好心人。”
傍晚时分,记者见到了黄晓嵋,听说要采访她,她急着摆手说:“我只做了应该做的小事,不值得写啊!”
黄晓嵋说:“当时我想,换了我孤身一人在外地,打不到车又等不到公交车,再有10多分钟就赶不上火车,那该多着急啊!”她说,“换作别人,也会这么做的。再说,帮助别人,我也收获了快乐!”
其实,3位老人进站后,黄晓嵋没有急着离开,直到确认老人坐上火车,她才动身回家。
晚上8时,黄晓嵋和3位老人通了电话。“聊了很久,感觉就像一家人。”不久,记者又接到邬康林的电话:“我们说好了,一定请‘小王’,不对,是‘小黄’来上海看世博会。”
一头是上海,一头是杭州,让人感觉好近,好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