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啊,离江堤只有两百米。”说这句话的时候,陈茂兴带着一脸自豪,62岁的他一辈子都生活在钱塘江畔,说起家门口的这条江,老陈的话匣子关都关不住。
老陈对自家地理位置的自豪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曾几何时,住在江边,就意味着担惊受怕的日子。“那些年,江里年年都要涨大水,我家种的稻子每年都有被淹掉的。”老陈说,那时江堤还是砂土堤,每年五六月间山洪暴发,从上游富春江冲下来的山水往往会漫过江堤,冒顶、塌方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防止危险,到了汛期,村里人都会轮流上堤值班,但仅靠值班依然不能减少灾害的发生,如果遇到洪水比较大的年份,离江近的人家房子都会进水。由于水患不断,地里收成也差,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后来,江上修了能通汽车的标准堤,村民们再也不用轮流上堤值班抗洪了。“大堤修好了,车也通了,因为我们这里风景好,许多杭州人都被吸引来了。”老陈说,现在,沿着江岸全都是新建的休闲农庄;“城里人开着车来到我们这里,看看风景,尝尝江鲜,都对我们羡慕得不得了。”
老陈说,依靠着钱塘江边丰富的水资源,许多村民还搞起了水产养殖,“甲鱼、沼虾,出现在杭州人餐桌上的这些水产品都是我们这里出产的,因为水质好,我们的水产品也特别有味道。”老陈说,现在,双浦镇的水产养殖面积已经达到了2万多亩,有不少人都是靠水产养殖发家致富的。
你与杭州的江、河、湖、海、溪都有什么样的故事,请你告诉我们。我们继续欢迎大家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从今日至6月4日,你可以自荐或推荐他人(以一家三口为一个单位),讲述与杭州江、河、湖、海、溪发展有关的幸福感受(600字以上),附上全家人与江、河、湖、海、溪的“合影”或是你就“五水”这个主题创作的绘画、刺绣、剪纸等作品,就能获得入围机会。我们将选择部分征集来的精彩内容发布在杭州日报和杭州日报网上,并通过网络、电话投票评选出最终的获胜者;
6月5日,入选代表及家庭成员身着绘有江、湖、河、海、溪元素的T恤,与记者共赴世博会。我们将提供入选者家庭世博会门票以及住宿、交通费用;
6月6日,“杭州日”当天,入选代表以及家庭成员将参观杭州馆,参与馆内活动,为杭州一起加油。
如果你的故事最符合杭州特征,最能展示杭州美丽、精致、大气、有品质的方式,那就有机会担任“五水共导”代言人,赶紧行动吧!(通讯员 许桂华 记者 赵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