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最近引进一位中医眼科专家——钟良玉,眼科主任医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引进的原因,与眼科门诊情况有很大关系。
眼科主任诸力伟说,最近几年,眼科门诊量逐年上升,一些眼科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比如,来看干眼症、糖尿病眼病等眼疾的患者多起来了。而对于这类眼病,中医有独到之处。中西医结合可以找到更多的治疗方法。
在红会医院眼科,每月的病人数在2500人次左右。忙的时候,一位医生平均每天要看100多位病人。
眼科就诊的需求量大增,浙医二院眼科办公室主任傅跃增也有同感。傅主任拿出一份历年的门诊量统计数据。浙二眼科是全省门诊量最大的眼科中心,它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998年7.87万
1999年8.26万
2000年9.5万
2001年10.2万
2002年12.3万
2003年13.6万
2004年16.3万
2005年18万
2006年21万
2007年23.4万
2008年28万
2009年32万
12年间,浙二眼科的门诊量翻了4倍。病人多了,眼科也细化为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病、青光眼、屈光手术、斜视弱视、肿瘤及眼整形、眼表及角膜病、眼视光科八个专科门诊。
眼科细分,也说明了现代人眼睛疾病的一些新状况。
浙二眼科中心副主任徐雯副教授说,“最近几年,各个年龄段人群的眼病中,都发现了新问题。从眼科病人的状况以及我自身的体验看,现代人的眼睛早衰了。”
干眼症在中青年中太普遍了——
徐教授说,我最近参加了一个眼科医生培训班,班上特地做了一个有关干眼症的问卷调查。30多位眼科医生里,几乎都有轻重不同的干眼症症状,比如有异物感、易疲劳等,只有一位医生的眼睛没有这些状况。而门诊里的干眼症病人,从20多岁到50多岁都有。生活中问问朋友,或多或少都有眼睛干燥感。
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很高——
暑假寒假,我们这里的门诊大厅人山人海,来看眼科的小孩子,80%是看近视的。
正常来说,学生阶段的孩子,视力应该是正常的。可是现在,幼儿园就近视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中、高中戴眼镜的孩子都远远没这么多。最近,我们和一所初中学校做联合普查,一个班里至少1/3的孩子有近视。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很高,且有发病提前、程度加深的趋势。
老花眼的发病年龄明显提早了——
过去,常认为老花眼是老年人的问题。现在,我有很多病人,40多岁就老花眼了。有一位患者还很不服气,觉得自己的体力精力还是年轻人的感觉,怎么眼睛就花了呢?而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门诊里也多起来了。我接诊的最年轻的白内脏患者,是个20出头的姑娘,还在杭州读大学,视力已经很差了。
现代人的眼睛为什么会这样?
爱看小说的读者,肯定对书中的美女有这样的印象:
但凡美女,长相虽各有韵味,但绝对有一双灵动的眼睛。好比金庸写郭靖初见穆念慈,“虽然脸有风尘之色,但明眸皓齿,容颜娟好。”《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眼睛,“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薛宝钗则是“眼如水杏”……
小孩子眼睛清澈透明,似乎人年纪越大,眼睛就越来越浑浊了。
浙二眼科中心视光科胡培克医生说,一般来说,人的眼睛从40岁左右开始衰老。首先从外表上鱼尾纹出现、眼皮开始松弛,光泽感、润泽感、弹性下降。
人的眼睛由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等构成(图)。瞳孔和晶状体可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线,保证光线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我们就获得了一个完整清晰的图像。
因为生理因素,人大概从40岁开始,晶状体的透明度会下降,逐渐浑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看上去眼睛“没这么亮了”。小孩子的巩膜比较薄,所以眼睛会更清澈一些。
而用眼疲劳后,人的虹膜弹性变差,不能准确调整晶状体的曲度,因此会出现近视,细胞代谢能力也在下降。
如果还患有糖尿病的话,血液中的糖分会导致水分吸收到晶状体中,使晶状体肿胀,加速透明度的降低,甚至导致白内障。
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弹性衰减,从球型转向扁平化的结构,远视眼渐渐开始形成。
另外,一些脂类物质会逐渐沉淀在角膜上,医学上也把这些沉淀叫做老年环。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的眼睛,看上去是灰色的。
而老年人的眼睛,看颜色也不太鲜艳。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眼睛,粘膜细胞组织的分泌能力不足,眼睛排泄代谢垃圾的能力下降了。垃圾阻碍了眼睛的部分视觉功能,对颜色的分辨率也下降了。
除了生理上的因素,浙二眼科徐雯副教授、红会医院眼科主任诸力伟等医生一致认为,现代人的工作、生活、饮食方式,都使得眼睛衰老的速度提前了。
红会医院眼科主任诸力伟说,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来完成。人的视觉敏锐程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极大。“就拿我来说吧,每天用电脑的时间约三四个小时,此外还要看显微镜等。而对于一些IT人员、公司文员等,每天看电脑、电视、手机、书籍资料,往往一天用眼十多个小时。”
搜狐网一项眼科调查,有2421人填写了自己的用眼感觉。
其中,37.09%的人经常觉得眼睛累;21.64%每天都觉得眼累;23.39%的人感到眼干眼涩;29.17%的人有眼疲劳症状;19.67%的人看东西会模糊不清;但仅有19.95%的人表示对眼睛的问题非常重视。
浙二眼科徐雯副教授说,从西医的角度看,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和运动量的减少,也是导致眼病提前的一个因素。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富贵病导致的眼科疾病,发病数逐渐在增加。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身体各个大动脉流动的血液叫大循环,眼睛的血管很细,是大动脉的分支,就好比树干枝头的树杈,非常精细,所以眼睛周围的血流叫做微循环。糖尿病、高血压等血管疾病会影响眼部的微循环,血流不畅,就会导致眼睛的不适症状提早发生。
中医认为眼睛是脏腑的反映
昨天上午,钟良玉教授在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眼科看门诊。已经快十一点了,还有七八位病人在排队。大多数是三十多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一位女士身材高挑、面容姣好,一双眼睛却布满了血丝。
这位女士姓汪,今年40岁,杭州一家化妆品公司的部门经理。汪女士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指扒眼皮。她说,眼睛太干了,睁也睁不开。
汪女士的眼睛以前还好,上班后不得不对着电脑,七八个小时下来,眼睛又干又涩。晚上回家,上网偷菜,帮孩子检查作业,睡前看看电视剧。眼睛是从去年开始不舒服的,酸痛、肿胀,伤心想哭时“欲哭无泪”。眼睛不好了,老是眨眼睛,谈生意、聊天都不自信了。
钟良玉教授给汪女士做了眼部B超。然后做泪液分泌试验:一张长2厘米、宽2毫米的小纸片,贴在汪女士的下眼睑下,过了十分钟,纸片上一点浸湿的痕迹也没有。
钟教授对她说,“你的泪液分泌是0,属于典型的干眼症。”
再为汪女士搭脉,钟教授发现她肾功能不好,肝气郁结,属于气滞血淤引起的目赤酸涩,肿胀疼痛。
钟教授说,西医眼科的治疗比较直观。而中医眼科认为,人的五脏六腑都与眼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眼科经典中有句话,“肝肾亏损,脾胃虚弱,气血淤滞,劳心伤神皆累及于目。”身体上的疾病,也会反映到眼睛上。
中医认为,眼睛能透露脏腑、经络、气血等状况,反之,调理脏腑、经络、气血,也能治眼、养眼。此外,现代人的饮食油脂含量比较高,糖尿病、单纯性高血压都会导致眼底出血。对于轻度还不需要手术的白内障。这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控制并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浙二眼科徐雯副教授也认同钟教授的说法。
她说,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很大。一些女性生活节奏加快,导致更年期症状提前了,过早绝经或雌激素水平的改变,都会加速眼睛的疲劳,出现干眼症等疾病。
我们的眼睛提前混浊了
很难亮回来
但是可保养
在一些文学作品里,经常讲到一些高人,须发皆白,但目光如炬。还有一种说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纯真的人,眼睛特别明亮。这怎么解释呢?能不能通过一些方式,把黯淡的眼睛调亮?
几位眼科专家都认为,眼睛的早期不适可以逆转,黯淡的眼睛可以调亮。可是时间久了,一些眼部的损伤是难以逆转的。
徐雯教授说,眼睛的明亮与否,主要是和生活的大气环境、用眼程度有关系。熬夜后眼睛肯定是没有神采的。而生活在山区或农村的人,生活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少,眼睛得到了充分休息,看上去也比较有神采。
大多数人都会等到眼睛不适时才去检查。任何时候,保养眼睛都不迟。专家们从西医、中医的角度,分别开出了保养眼睛的方子,保养眼睛,提高视觉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中医养眼
中医养眼,由来已久。一本《眼科良方》,是晚清最为流行的眼科普及类书籍。
书里写了20个养眼的方子,比如,有增强视力功效的“明目细辛汤”,含有麻黄、羌活、细辛等祛风药。有活络眼部微循环功效的“当归活血饮”,含有天门冬饮子、祛风散热饮子、驱风一字散等药物。
钟良玉教授说,中医理论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人体气血津液的失衡,首先体现在眼睛上。反之,调理脏腑、经络、气血,也能治眼、养眼。
杭州的中医眼科很有传统,其中还有个典故:
1959年的一天,杭州一家工厂车间里的反应锅爆炸了。有三十六位工作人员的眼睛严重损伤。据说,在24小时内,省卫生厅邀请的全国著名眼科医生都到齐了。
那个年代的眼科手术技术还不行。最后,一位中医眼科专家柏仲英想了个办法。他说,农药爆炸,药是烈性的,眼睛角膜都溃疡了,只能以清凉、消炎的办法来治,不能用燥烈药。
柏仲英开了一个中医药方,用石决明、元参、生地、石斛、金银花等十几样药来消炎、解毒。工人们照着方子吃下去,过了四五天就开始见效,视力慢慢恢复了。
(柏仲英出生在浙江省长兴县,他的父亲柏敦夫是中医眼科名医。1959年,柏仲英刚从浙江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调到浙江省中医院眼科工作。他为三十六位工人医好炸伤的眼睛后,柏氏眼科在杭州的名头便响亮起来了。现在柏老已经过世了,据说他以前住的小区里,保安在他家阳台上挂了一个写着“柏仲英”三个字的牌子,因为许多病人会慕名去找他看眼睛。柏老的两个儿子依然在浙江省中医院中医眼科坐诊。)
保养眼睛可以喝枸杞茶
钟良玉教授说,中医眼科强调的是中医整体辨证,提升眼睛功能。她将大部分人的眼睛保养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饮食不注意,经常吃油腻烤炸食物。这些人脾胃消化不良,“湿热痰火,浊气上犯清窍”。这些人适合吃党参、灵芝、茯苓,加强脾脏的统摄功能,健脾益气。
第二类人,用眼过度,肝肾亏虚,使得阴虚火旺,精耗伤津,使眼睛缺少滋养。建议吃熟地、枸杞子、当归、白芍,可以养阴补血抑虚火,益精明目。
第三类人,思虑过多,气血不足,心悸健忘,心脾两虚。可以吃知母、麦冬、生地来养阴生津消虚火。吃龟板、石决明来滋阴潜阳。
另外,大家保养眼睛可以喝喝枸杞茶。枸杞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以及钙、铁等,具有清肝明目的疗效。每天把30-50克枸杞子,放在茶杯里用开水泡10-15分钟,饮茶吃枸杞,既方便又补充营养。
每天做三节眼保健操
诸力伟主任推荐一套三节眼保健操,对改善视力、保养眼睛有好处。
第一节:熨目。
每天早上起床。用双手掌快速摩擦揉搓,揉搓到有一些发热发烫的时候,将双手掌按于双眼上。循环做,大概5分钟左右。有通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第二节:浴目。
洗脸的时候,用热水、热毛巾或蒸汽熏浴双眼,每次15-20分钟。有条件的话,可以用菊花、大清叶、桑叶、竹叶之类中药煎水的蒸汽来熏眼。有清热、消炎、明目的作用。
第三节:摩目。
工作或学习累的时候,用双手的中、食二指分别按压双眼球,适当地有节奏地加压。这节保健操,对青光眼患者比较有好处。
加强眼睛的营养
胡培克医生认为,加强眼睛营养是很关键的。
维生素A对眼睛健康和视力正常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干眼病,而缺乏维生素A,早期症状之一就是夜盲。维生素B1是视觉神经的营养来源之一,缺乏则眼睛容易疲劳;维生素B2不足,容易引起角膜病变。可以多吃芝麻、大豆、鲜奶、麦芽等食物。
此外,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眼睛的黄斑变性。这种疾病在高度近视中比较常见。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E里,都有比较多的抗氧化剂。
除了抗氧化剂外,还有研究认为某些矿物质也和眼睛健康有关。比如锌,摄入高水平的锌以及高水平的抗氧化剂维生素,能使发展为晚期黄斑变性的风险降低约25%。
护眼最重要的是防紫外线
徐雯教授说,紫外线可以使眼睛老化。夏天的时候,不要长时间待在强烈阳光下。夏天开车,去海边玩,都要注意保护眼睛。
喜欢熬夜的人,眼睛肯定是没有神采的。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注意节约用眼,一般用眼40-60分钟后,要休息5-10分钟。
空气干燥也会损伤眼睛,房间里可以放加湿器,提高环境的湿度。
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提供20个免费的中医眼科专家号给有需要的读者,下周一下午由钟良玉教授免费诊疗。读者下周一中午12:00起可到红会医院的导医台领取,先到先得,发完为止。
张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