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金洁洁
浙江在线06月28日讯 据《青年时报》报道继昙花一现的掉渣饼、绿豆饼、板栗饼之后,杭城又突然冒出多家“豆浆吧”。黄豆、绿豆、黑豆,现磨现喝。豆浆吧门口拥挤不堪,火爆情况,可与当年的掉渣烧饼有得一拼。
有经济专家预言,豆浆吧也长命不了。而豆浆吧的发起人则说,不管短命长命,反正他赚一票就走人。而且,“我是学烹饪的,豆浆风头过去,我再去找国外小吃来做!”
豆浆吧生意好得让人眼热
在石桥杨家沁苑小区里,仅隔一条马路就开着两家“豆浆吧”。
靠北边这家店面大一点,10多个平方,外墙包了宣传墙纸,上面满是豆豆图案。老板娘姓肖,挺着个大肚子磨豆浆、找钱,忙得不亦乐乎。
好多姑娘都办了“会员卡”。交30块钱,小杯豆浆(大概300毫升)只要1块钱。如果没有会员卡,就1.5元一杯。
江西小伙小周掏钱买了一杯。他说本来想买可乐的,但想想,还是买豆浆喝营养好一点。喝完他又帮兄弟们带了3杯回去。
“早上我们两台机器6个人做都来不及。”老板娘笑着说,看样子得请帮工了。
业内人士说,现磨豆浆很赚
一杯豆浆只要1块钱,买三杯还送一杯。现在绿豆要10元一斤,黑豆要16块一斤,卖豆浆有得赚吗?
做过豆浆的一个业内人士说,关键在于加多少水,加水越多越有赚头。
就说这个豆浆吧,现磨豆浆时,舀了三勺泡熟的黄豆,约5两,加水后冲出了10杯豆浆。“卖十杯是10块,成本最多5块,一杯豆浆净赚5毛,一天卖个5000到1万杯,最起码能赚2500块。”顾客李先生也想加盟这个豆浆店,他在店门口算起了这笔账。
创意来自马来西亚
对李先生的算法,老板刘景忠笑笑,不置可否。
刘景忠,湖南衡阳人,是豆浆吧的发起人。
他职高毕业,学烹饪的。一个朋友在马来西亚豆浆吧里做伙计。回来说,马来西亚人早上全喝这个。
刘景忠一想,喝豆浆的中国人也很多,只不过,国内的豆浆都不是现磨的,而且淡得像水。现磨豆浆,价格便宜,老少咸宜。本钱也少,只要1万-3万元就开得成店。脑子活络的刘景忠,先在衡阳开出一家,没想到生意异常红火,不久就有人找上门来要学技术。
刘景忠顺手推舟,做起了加盟生意。开一家店加盟费6000-8000元,原料由本店提供。
想在杭州开足50家
一年之内,豆浆吧如星星之火,在衡阳燎原。现在已经超过60家。
刘景忠还在湖南其他城市、广西、湖北都设立了代理点。
去年年底在杭州连着开出3家,生意都很好。现在已有8家加盟店。
刘景忠的理想是在杭州开50家,然后,进军南京。
“第一要做别人没有的生意,第二要大众化,第三要质量第一,讲究诚信。”这些都是刘景忠自己琢磨出来的生意经。
至于豆浆吧是否长命,他说无所谓。如果生意不好了,“我就换一样外国小吃来做。”
专家预言只有半年多寿命
豆浆吧的模式,似曾相识。比如掉渣烧饼店、绿豆饼店,刚开始也是开一家火一家。但不到一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豆浆吧能火多久?
经济学博士张洁预言说,红个半年到一年,消费者就会厌倦了。
为什么?一开始新意就不多,一家家跟着,会导致差异化不明显。
加盟门槛低,后续的店,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况且,每种新东西出来,都有一个流行时间段,一般在半年左右。
她还说,豆浆流行有背景:“牛奶出问题,更多人转向喝豆浆;另外,具有消费决策权的女性朋友,觉得喝豆浆美容。”
(感谢杜先生提供新闻线索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