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8日讯(通讯员 程春炎)统计显示,2010年上半年来,普陀山水上客运量已达517.99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23%,其中洛伽山客流量也达93.48万人次。大桥经济效应进一步呈现。
据了解,客流变化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受大桥通车、上海世博会拉动,客流呈猛增之势。二是主要航线客流增减明显。朱普线增长了89.77%,达到283.3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客流大动脉;大榭航线呈迅速萎缩状态,减少了68.68%;上海方向三条航线平均也下降了38.05%。三是旅游淡旺季差别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往年第一季节是旅游最淡的时候,而今年淡季客流也上升了13.2%。四是从4月起双休日频繁出现客流高峰。最高日进出量达6.5万人,与往年重大节假日基本持平。
为实现有效监管,不断增强适应性,确保旅游区水域始终保持安全畅通便捷和谐,舟山普陀山海事处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应对。
一是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为政府主管部门当好参谋,从运力保障、码头靠泊能力、应急处置、安全保障诸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解决好安全畅通问题。
二是针对夜间到港客流的增长态势,从夜间船员值班到位率、落实配员、能见度不良时船舶航行设备运行、以及夜间旅客上下船秩序等方面加强检查,强化夜航秩序管理,并采取措施防范无证小船非法载客。
三是高度重视预警信息平台建设,防范恶劣天气间客运安全风险。
四是加强疏客服务保障,将天气、海况、客船预停航开航等信息及时通过全山数字媒体、广播系统对公众发布,力求解决好出得去的问题。
五是会同有关部门加紧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6月底,该处在金三角水域组织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客船遇险救助综合演练,提升了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快速反应能力。
六是扎实推进客运航线分道通航制。相继在普沈水道、朱普航线两条通航密集水域实施客船分道通航,使通航秩序趋于规范。在客流高峰期,海巡艇在两主要航道水域采取动态游弋,维护通航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