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8日讯地无三尺平,房无三间新,是两年前三门县亭旁镇楼下郑村的真实写照。
200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00元,只有三门县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村集体经济空白,连一张办公的桌子都买不起。全村486人,外出打工的达300多人,留在村里的壮劳力不到10人,其余的都是老弱病残。
如今,这一落后面貌正在迅速改变:进出村里的路面硬化了,漂亮的新楼房建起来了,村集体也有了积累,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500元左右,今年可望冲破3000元。
带领村民创造这一奇迹的,便是能人蔡美冬。
回乡
楼下郑村海拔近500米,以前靠一条绵长的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
20年前,村民们吃不饱,穿不暖,蔡美冬与丈夫一起到宁波闯世界。先是承包土地种大麦,继之创办拆迁工程公司。再后来,事业越做越兴旺,钱越赚越多,资产多达几千万元,仅在各地购置的房产就有17处。
在所有外出的楼下郑人中,约80%的村民得到过美冬的帮助,生活在她的周围。在宁波,还有个“楼下郑新村”,因为人品好、有威望,美冬成了村民心目中的“村长”。
虽然在外创业,蔡美冬却时常牵挂着楼下郑村的发展。
为让山里人过上好日子,楼下郑历届村两委花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总是因为地处太偏远,底子太薄,村民思想太保守,没什么起色。
2008年,又要换届了,这次选谁来当村委会主任?
全村24位党员一拍即合:把宁波的“村长”请回来吧!在他们看来,要改变家乡面貌,见多识广、有经营头脑、有闯劲的美冬,无疑是最佳人选。
不过,美冬已在繁华的都市生活多年,她愿意吗?大家都说不准。
接到村支书徐台鲁的邀请电话后,美冬也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早在1995年,美冬的丈夫和儿女将户口迁往宁波,她则坚持把户口留在村里。用她的话说:“落叶总要归根的。”
这种隔不断的大山情结,一直萦绕在美冬心里。
离选举不到1个月了,徐台鲁特地赶到宁波,代表全村党员再次邀请美冬。
徐台鲁走后,美冬一个晚上没能睡着:回去吧,儿子下学期就要读高三,女儿过些日子要生孩子,80多岁的老父亲要人照顾,家人不一定会答应;不回吧,自己50岁了,再过些年头,想帮村里也帮不动了。
丈夫徐三阔看出妻子的心思。他说:“美冬,你就回去吧,家里有我。”
而美冬想得更远:如果帮助亲戚朋友,帮一个只一个,帮一家只一家,而带领村里共同发展,就能影响一大片,富裕几百人。
2008年4月24日,村民一觉醒来,发现美冬回来了。
这一天,是楼下郑历史上第一次“海选”村委会主任。
那天,在宁波的“楼下郑新村”人浩浩荡荡地回到大山,50多辆小车在村外排成近200米长。为的是一个共同目标:选好楼下郑村的领头人。
选票结果公布,全村参选281人,261票投给蔡美冬。
村民徐三远说,美冬能抛下这么大的家产到穷山沟来,说明她下了决心,我们选她当主任放心。
起步
上任伊始,蔡美冬发现,楼下郑村的实际情况,比她想像的还要困难——
自来水管老化,村民喝的是黄水;几座年代久远的“屋顶水库”不堪重负,像石块一样压在村民心头;通往山外的道路十分狭窄,仅一辆手拉车勉强进出;村办公场所破旧不堪,一遇下雨天,漏雨不断;全村60岁以上老人有68个,但村里没有活动场所;村庄太脏了,露天粪坑到处都是;因为耕地太少,村民守着几百亩山林过日子,致富的门路几乎没有……
所有这些,件件是大事。
但村里没钱,且九成以上壮劳力外出谋生了。
怎么办?蔡美冬心里并不着急,她挨家挨户找村民拉家常,慢慢地,她心里有了底。
喝水问题,是村民最头疼的一件事。上世纪90年代,楼下郑村通上自来水,用的是铁质水管,早已老化生锈,水龙头流出的水无法饮用。不得已,村民只好到水塘挑水吃。遇到旱天,大家就用勺舀。
必须对水管进行改造。没有钱,美冬有办法,她开始跑镇里,跑县里,一次又一次,最后感动了有关部门,终于把楼下郑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列入县里的农村饮用水改造项目。一个月后,没花村里一分钱,全村人重新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第二件事是建公墓。千百年来,楼下郑人去世后,都是土葬。这一习俗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开明的村民认为,村里土地奇缺,应该移风易俗,建造公墓;少数“老古派”则说,土葬是传统,不能改。
蔡美冬和村两委商量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决定采纳大多数村民意见,在村头的落虎山上建造楼下郑村公墓。
改变“老古派”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易事。美冬使出浑身解数,苦口婆心地一个一个做思想工作。最终,老人们想通了。
意见统一了,工作就顺了。不久,公墓建成。老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落虎山,看着风景好、设计合理、造型美观的公墓,他们笑了,笑得眼睛眯成了缝。
村民们对美冬更是刮目相看,开始打心眼里服她。
在美冬的带领下,修理“屋顶水库”、修复灌溉管网、硬化村道、整治村庄、成立“老年星光之家”……10件大事,件件顺利展开,干得有声有色,件件干出了好结果。
村党支部委员徐三文说,美冬上任两年多,带领村民干的10件事,在其他村可能是小事,但对楼下郑村来说,却是盼了十几年没干成的大事。
美冬有女性特有的精打细算。在翻修村办公楼时,为给村里省点钱,美冬跑到宁波朋友的拆迁工地,软磨硬泡,“讨”来整整两货车半新瓦片。雇人拉到村里,1200元运费,美冬自己付了。办公楼翻新工程最后结算,只花了7万多元钱,比预算省下2万多元。
精明的美冬,也有“糊涂”的一面。村文书徐三针说,自上任到现在,美冬没向村里报销过一分钱。村支书徐台鲁说,这些年,筑路、装路灯、翻修水库、为老年协会购买活动器材……美冬前前后后为村里垫资或倒贴的钱起码不少于50万元。
创业
楼下郑山高路远,看似环境恶劣,但美冬不这么认为。她觉得,事在人为,只要有思路,就会有好出路。
村里耕地只有178亩,但山地有1280亩。从美冬回到村里那天起,她就开始琢磨起这块山地,决定在靠山吃山上做文章。
有人提出种柑橘,有人提出种杨梅,也有人提出种香榧。
美冬到县里咨询专家,专家说,柑橘、杨梅可以种,但起步晚,打出品牌也难。种核桃、香榧等名贵果木,效益虽高,但生长周期长,至少要10至15年才能见效。
美冬将县里的专家请到村部。在专家的建议下,一个种植高山笋竹两用林的思路,在美冬脑子里渐渐成熟:山上海拔高,空气好,土质肥,发展笋竹两用林投入少、见效快,完全行得通。
思路定下来了,但村民的质疑声随之不断:种笋竹?一亩竹园一年到头最多能收30株竹笋,怎么赚钱?
美冬上门帮村民一起分析。她说,村里的老毛竹园效益低,是因为管理不好,杂草杂树抢了毛竹的“地盘”。发展新的笋竹两用林,只要管理到位,冬春季可产笋,毛竹能深加工做成竹制品,附加值较高,几年后,每亩增加两三千元收入不成问题。
村民的意见再一次统一了。钱成了最大的问题。一株竹苗5元,种竹人工费11元,每亩地至少投入640元,500亩地就得30多万元。
有些村民担心拿不到工钱,不愿出工。美冬拍板:“钱,我先垫上。请你们来,不会少一分。”
村两委还订了一个规矩:村民投劳,干一天拿45元;村干部投劳,干一天拿15元。
近20年没干过农活的美冬,操起柴刀,和村民一样上山割杂草、砍杂树。种竹时,只要天没下雨,美冬天天都在山上,一连干了5个多月,她没拿村里一分报酬。
去年6月,儿子从宁波打来电话说,妈,我要高考了,回来吧。美冬说,妈回不了,村里的事,我还要操心。美冬的话,让18岁的小伙子,委屈得泪水在眼眶里直打滚。
在美冬的带领下,2008年,楼下郑村种植笋竹100亩;2009年,150亩;今年,250亩。3年时间,种上了500亩笋竹,也在村民心中种下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现在,楼下郑村竹园已初见成效。村支书徐台鲁说,去年,靠竹林收入,村集体积累有了8万元,村民也因此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
今年1月,省农办、省林业厅命名表彰第四批兴林富民示范村镇,楼下郑成为“省级兴林富民示范村”。
如今,美冬心里萌发了一个更长远的计划:把在宁波创业有成的楼下郑人请回来,开发笋竹深加工产业;依托当地佃石水库,办高山“农家乐”,吸引城里人上山休闲、度假;把楼下郑整村搬到山下,将昔日的穷山沟变成“聚宝盆”,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据台州日报 洪和胜 朱曙光 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