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马路帮”近日“重现江湖”》一文,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为了揭开这些职业乞丐的神秘面纱,昨天记者再次追踪调查,并找到了其中一伙“马路帮”的窝点。
每天原地“上岗”小孩也会“乞讨”
昨天上午10:30,记者再次来到人民路开太百货路口,几天前看到的那两个“带小孩乞丐”已在原地“上岗”,她们依然做着“机械式”的磕头动作向路人乞讨。不久,开太百货门口那名妇女突然站了起来,奇怪的是,她扔下约莫三岁大的孩子独自走了。而这个小男孩居然不哭也不闹,还学着大人向路人磕起头来。不少路人纷纷侧目,其中一名路人往孩子碗里丢了钱。
5分钟后,这名妇女重新出现在现场,只见小男孩抓了一把碗里的硬币给妇女,妇女顺手将钱收进了袋子。
不久,那天在中山公园门口乞讨的“带小孩乞丐”也抱着孩子出现在现场,与这名妇女交流了几句后,便向五马街方向走去。
记者悄悄跟随,发现她在公园路温州书城的门口停了下来,就地而坐,抱着孩子开始乞讨。过半小时后,这名妇女又“转场”,可能她的岗位是“流动”的。
疑似“带头大妈”召集大家“回家”
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府东路与学院路十字路口,试图找到一伙“马路帮”的落脚点。也不知什么原因,昨天那里出现了三个怀抱小孩的乞讨妇女,她们分三个方向站在车道上向过路车辆的司机和乘客乞讨。
也许是下雨的关系,很多车辆都是窗户紧闭,差不多一个小时内,给钱的司机和乘客寥寥无几。为了“转运”,其中一名妇女不停变换车道,无奈收效不大。
到了下午5时许,天已暗了下来,一名疑似“带头大妈”出现在了现场。她站在路口观察了一会儿,就招手叫三名妇女过来,简单交谈几句后,四大三小七个人往新城站方向走去,其间,她们不时还向路人乞讨。
就在记者拿出相机,找机会准备抓拍一张时,一名掉队的乞讨妇女突然走近记者,狠狠地看了记者一眼后悻悻走开。记者随之走开了一会儿,与她们暂时拉开了距离。
到了物华天宝公交站头后,又出现了一名单身乞讨的妇女与她们汇合。一行八人在原地又乞讨了一阵,其中的疑似“带头大妈”追着一对情侣不放,不过最终没有“得逞”。
跟踪一个小时找到他们的住所
眼看着没戏,“带头大妈”终于下令“收工”,带领大家横过了马路,沿着府东路往南走去,记者悄悄跟随。可能对方有怀疑被跟踪,一路上速度不断加快,脚力非常不错,记者几次被她们拉开了距离。为了不追丢,有时记者只好带着一点小跑跟随。
在她们到达世纪广场后,横穿过马路走进了博物馆前面的广场,突然消失在了黑暗里。
记者好不容易在一条就近的小路上又重新找到了她们,显然她们对这一带很熟悉。
不久,她们又上了锦江路,到了火车站附近转入一条小巷,东转西转后,她们来到一条死胡同里,终于在一个竹棚搭建的简易棚前停了下来。其中一名妇女高声喊了一句话,大意是与屋里的人打招呼。
就在记者准备走近观察时,棚屋门口的一名妇女突然叫住了记者,“你找谁啊”。
记者以找烧开水的人为由暂时离开了现场。离开前,记者一眼带过,发现该棚屋被隔开了一个个小房间。
甘肃老乡痛诉这些不争气的老乡
昨天,不少读者也纷纷来电表达了自己对“马路帮”和“带小孩乞丐”的看法。市民王先生说,乞丐这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部门缺乏管理,另外也就部分不明真相的市民慷慨解囊所致。“这些看着就是一个骗局的乞讨,还是有不少市民去‘同情’,大家说起来是同情小孩,可这一块钱给了出去,能救离孩子脱离日晒雨淋、挨饿受冻的乞讨命运吗?相信不能吧,此举只会助长这些人以此赚钱的欲望。”
来自甘肃的刘先生说,他在老家也听说过省内某个地方出现了一批职业乞讨者,对此他也有所了解,甚至是亲身“领教”过她们的乞讨本事。他苦笑,“按理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我几次碰到这些怀抱小孩的乞讨者,得知她们来自甘肃后,就想套个近乎,可往往是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当这些人知道我也来自甘肃后,居然就再也不与我说一句话,可能是怕我这个老乡跟人说出她们背后的‘秘密’吧。”
这些“马路帮”职业乞讨者背后,还有着怎样的秘密?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敬请关注。
据温州晚报 王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