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向记者讲述了去年4月份的那次营救,那也是该组织最近较为成功的一次解救。
去年4月中旬,亚洲动物基金志愿者去了山东省文登市营救黑熊。那是山东省最后一个合法熊场。还没有走进熊场大院,里面便飘来阵阵恶臭。进入大院,10个铁笼一字排开。里面有黑熊,也有棕熊。
一头棕熊腹部取胆的伤口,已经大面积腐烂,伤口处正一滴滴流着咖啡色的脓液。
另一头熊在铁笼内已经呆了近30年,四肢严重萎缩,已经不能站立。后来,这头熊在运回龙桥黑熊中心的途中,高烧不退。车队在行至河南省时,工作人员在卡车里临时搭起了手术台,对它进行了胆囊摘除手术。
“手术的时候,看见熊的胆囊上有一个铁环,鸡蛋大小,这是熊场在取胆时,害怕导管移位,用来固定导管的。”王帆说。
如今,从文登营救出来的10头熊,7头生活在四川龙桥黑熊中心,逐渐康复。余下的3头,因为病情恶化,已经死去。
“我们这次行动,主要得到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山东省林业厅、四川省林业厅的支持。”
王帆介绍说,现在营救黑熊最大的困境,就是活熊取胆是合法的,民间机构没有权利关闭这些合法企业。目前,亚洲动物基金主要依靠与各地政府的磋商与合作,然后由政府去关闭这些熊场,或者帮助解救组织去说服企业负责人。
“我们告诉政府官员,这个产业,在中国肯定是一个暴利行业,但绝不是支柱性产业。可就是这样一个不是支柱性的产业,却如此残忍地对待动物,这是有违环保意识的。”
2000年7月,亚洲动物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四川省林业厅共同签署了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政府帮助亚洲动物基金拯救条件恶劣的养熊场中的取胆黑熊。
至今,该组织已经协助地方政府,关闭了40家熊场,拯救了277头黑熊。
不过,面对更为庞大的受困黑熊,接下去要做的事情显然更为艰巨。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一位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有自己的担忧。他说,如果熊场全部关停了以后,熊场内这么多黑熊的去向,也是个头痛的问题。
F药用争议
熊胆并非不可替代,医学界通过临床验证,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甚至更好。
在19世纪80年代,朝鲜发明了“活熊取胆”,随后,这一技术流入了中国。
熊胆,一直被中医视为珍贵药材。在民间中医观念里,熊胆粉有其他中药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止疼和消炎等神奇功效。因此,“活熊取胆”的技术传入中国后,养熊业兴起,并迅速发展。
目前,根据国家公布的材料可以看出,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含有熊胆的药品有11个品种239项。其中熊胆粉\丸\胶囊103项,熊胆舒喉药60项,熊胆眼药水17项。大部分药品的功用接近或相似。
记者了解到,即便具有药效,熊胆也并非不可替代。
近年来,医学界通过临床验证,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
著名中医学家,中国药膳研究常务理事、学术部部长刘正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熊胆有清热、明目、护肝等功效,但并非不可取代,很多中草药如蒲公英、野菊花、大黄,与熊胆有着同样的药效,甚至会更好。
目前,“活熊取胆”的现状,已经引起了一些全国政协委员与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周屏曾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不能简单采取回避和不负责任的态度,用“传统”或“文化遗产”作为理由,来掩盖对活生生的生命的摧残。他认为“应该最终全面取缔活熊取胆业”。
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黄信阳在十一届政协三次会议上,提交了《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活熊取胆业》的提案,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研究、讨论停止活熊取胆业的计划,并尽快制定、颁布停止活熊取胆业的法律法规。
“我们真不知道怎么感谢那些专家,他们的行动,就如同在营救那些还在熊场承受煎熬的生命。”王帆动情地说,“让那些黑熊离开熊场,它们才能找回活着的尊严。”
四川龙桥黑熊中心,占地约200亩。在中心一块竹林地旁,一条小河蜿蜒而过,那是一块宁静的区域,也是一块墓地。
每块坟一平米见方,用泥土垒起。坟前一个十字架,用光滑、对称的木条制成。
这里埋葬着110头胆汁干涸的黑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