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杭州的早高峰,是令许多上班族都头痛不已的问题。而对于小云的爸爸来说,早高峰却让他“痛心”。
3天前,两个月大的儿子小云因为被子盖得太严实了,导致大脑缺氧,在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的时候,遭遇早高峰。
时间就是生命,无奈之下,他们叫来110为120开道……
陷入早高峰,120想快快不起来
小云的父母都是云南人,在余杭塘栖打工,初次当父母的他们,带孩子没有什么经验。这两天冷空气频繁造访,为了防止小云着凉,1月9日晚上就给小云盖了两条被子。
1月10日凌晨3点多,夫妻俩被小云的呕吐声吵醒,接着发现小云开始抽筋。用了许多办法后,小云的症状都没有缓解。夫妻俩觉得事情不妙,早上6点多立即将孩子送到当地医院,医生看了以后,说情况危险,建议马上送到省人民医院。
小云的父亲抱着小云跳上了120急救车,往省人民医院赶去。进入市区时已经8点多了,此时刚好是早高峰。陷入车流的急救车,被堵得无法快速前行,只能随着车流走走停停。
120司机和小云的父亲都心急如焚,当行到一条马路时,小云父亲看到了一辆110警车,急中生智,马上和司机跳下车子,向警车求救。得知孩子的病情后,110警车立即开车领路,将救护车护送至省人民医院,此时已经9点25分了。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医生马上对小云进行抢救。此时,小云已经全身发紫,呼吸微弱,有呕吐抽筋症状,体温低,只有32度,初步诊断为“小儿捂被综合征”。
小儿的毛孔很细,捂太热时出了大汗又排不出去,好比人为中暑,最大的危害就是高热或缺氧,从而导致全身器官缺氧,大脑损坏。而且小云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3点孩子发生呕吐,6点才送医院,转到省人民医院都已经9点多了。
目前小云的情况还待观察,最严重的可能导致脑坏死或死亡。
其他车都让了,有辆小车就是不让
小云的事情并非个例。
对于120急救车行路难的问题,杭州市急救中心浙江省人民医院急救点驾驶员、50出头的章熙德有说不出的烦恼。
“路上堵车,过来慢了,有时候病人家属会冲我们发脾气。他们的心情我们完全能理解,到底是性命攸关,所以我们从不计较。”章熙德说车多路堵是没办法的事情,但行驶过程中遭遇其他社会车辆主观上的不让道,让人感到寒心、气愤。
就在前天中午12点04分,章师傅接到杭州市急救中心发来的短讯,东新路与绍兴路处有一位男子从桥上跳下……他连忙出车,文晖路由西往东的四岔路口要左转至东新路。
考虑情况危急,离路口还有100米处拉响警笛,当时不少车听到警笛主动让道,但一辆小车就是不让,一直飞快行驶在他的车前面,直到四岔路口红灯亮才停下,章师傅也只能紧随其后等待。
“我们也清楚大家都有急事,急着上班、急着办事,但耽误几分钟时间可能就会失去一条生命,如果抢救的是自己的亲人,你会不让道吗?”有20多年驾龄的章师傅,希望不肯让道的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
120出车频率,09年比上年增46%
据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蔡文伟介绍,目前省人民医院年急诊接待量达到13万余人,其中10%的患者,依靠急救车送到医院,其余的病患都是依靠社会车辆送到医院的。
面对越来越拥堵的交通,以及一些不愿意让道的车主,作为浙江省急救指挥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叶再元教授建议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生命速递”。
叶再元介绍,现在院前急救的任务越来越重,根据我省院前急救年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省急救中心共接调度电话近223万次,与前一年相比增加56.9%;救护车出车35万次,比前一年增加46%。
和目前如此繁重的急救任务相比,不仅我省乃至全国都存在急救车辆不足的情况,虽然我省已经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至今年末,我省急救车辆有望接近900辆。
“交通拥堵是目前无法马上解决的问题,不过可以从别的途径来缓解这个问题。”叶再元建议,比如增设急救的网点,让社区医院也加入到急救工作中来,另外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急救经验,比如新加坡、香港等地出现的急救摩托车,可以在拥堵的交通环境中,快速将医生送到急救现场。
“在专业的医疗救援力量没有到达前,其实社会人士也可以参与急救。”叶再元说,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识的普及,虽然并不一定专业,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也是能起到救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