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5日讯
人在他乡的亲切
大年初二的下午,记者在烟台海阳老家见到了博士眼镜店的老板苏忠乐。尽管多年未见,但是苏老板还是一眼认出了记者。
“你就是以前经常在我店里修眼镜的小于吧?现在还打篮球吧,以前打篮球经常砸坏眼镜到我这里来修!”一见面,还没等联系采访的父亲“引见”,苏老板就以商人特有的记忆力,留下了一段让人倍感亲切的开场白。
苏老板是瑞安平阳坑镇林泗洞村人,今年35岁,15年前从瑞安的老家来到海阳从事眼镜生意。15年了,苏老板的眼镜生意从路边摆摊发展成为拥有两层楼将近3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成为当地非常知名的眼镜店。在县城买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开着崭新的别克轿车,在一座普通的北方小城里,苏老板过着一种让当地人羡慕的体面生活。
“今年为什么没回去过年呢?”记者好奇地问起。
“年前这段时间顾客特别多,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没有直达火车。只有大年初一能休息一下,今天初二就要营业了。过完春节许多出去上大学的学生都会到我这里修眼镜、换眼镜。因为听说家乡的报纸前来采访,他把已经约好的今天下午和老乡的聚会都推了。
人在他乡的聚会
“春节不回家的老乡多吗?”记者问道。
“春节基本上都回去了,留下来的主要是做服装生意的,因为年前的生意大多都没有回去。”苏忠乐说,现在父母都在农村老家,幸亏哥哥在家,这样自己心里的愧疚会减轻一点。不过现在县城浙江商人特别多,已经超过了300人,大家每年春节期间会聚一聚。
“这边的整体环境怎么样?以后就准备在这里定居吗?”记者问起苏老板以后的打算。
“同家乡那边比,还是有差距的。不过这几年发展挺快的,有发展就有机遇嘛。至于以后,没仔细想过,一般不会再走的。在这里有这么多年的积累,每年也有将近十万元的收入,孩子从小在这里长大的,生活也都已经习惯了。”苏忠乐告诉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他7岁的小女儿不断走过来插话,满口的当地方言,让人忍俊不禁。
人在他乡的自豪
正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一位顾客匆匆走了进来,今年62岁的张先生刚把自己的老花镜不小心压弯了,来苏老板的店里碰碰运气。在苏老板修理镜架的过程中,记者和张先生攀谈了起来。“苏老板的人品那是没得说,他刚来这做生意的时候我就认识他,那时他还是个毛头小伙,现在已经是老板了。”经过五分钟的精心修理,张先生的眼镜修好了。
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苏老板坚持要开车送记者回家。在回家的路途上,苏老板不断地给记者介绍:“看,这是金海螺大酒店,当地最好的酒店,是台州人开的。这条商业街,是乐清人开发的,现在当地人都来这里买衣服。看,路边的温州商贸城,这里可以买到各种日用小商品,很是方便。要不是过年都歇业了,我们可以进去好好转一转……”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小城,300多位浙江人在各行各业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这种追求,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也在孕育着北方小城新春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