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3日讯
余杭良渚的黄先生说,自己母亲有笔失业金,被余杭区劳动保障局打到了其他人的账户上。
“名义”员工(一)
黄先生的母亲名叫陈仙芝,今年51岁,2009年在一家五金店做营业员,现在退休在家。
黄先生:“听说能有这个失业金,一个月补助800块钱,正好是十四个月,一共是一万一千二百块。”
黄先生说,当时申请办理失业金的时候,他在劳动保障局留下了尾数为1278的银行帐号,而这笔钱本该是今年1月26号到账的。
黄先生:“正月初六我们来问,说打到这个账号上了。”
劳动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告诉黄先生,钱已经打到了一个尾数为6580的账号上了。
黄先生:“他们把这个帐号给我,让我自己去找这个人。(这个人你认识吗)不认识。”
然而,这两个账号的户主都是冯建国。在就业合同上我们看到,冯建国就是陈仙芝工作过的那家五金店的法人代表。当初冯建国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了多张银行卡,并分别给了店里四个退休人员,而劳动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就将几个人的钱都打到了其中的一个账号中。
黄先生:“我们的钱要是打在他们的卡上,被他们用了呢?他们说这个钱打出去了,就跟他们不搭嘎的。”
随后我门陪同黄先生来到余杭区劳动保障局瓶窑所,出乎意料的是,劳动保障局工作人员说,这笔钱本来就不属于黄先生的母亲。
余杭区劳动保障局瓶窑所工作人员:“这是用工补助和社保补贴,这个补助不是发给是个人的,是给企业法人的。”
工作人员解释道,这笔钱并不是黄先生所说的失业金,而是政府发放给用人单位的用工补助和社保补贴。从2009年开始,余杭区政府为了鼓励企业招收就业困难的人群,规定,只要用人单位吸纳持有‘余杭区就业援助证’人员,政府就可以向企业发放用工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其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每人每月补助800百。
余杭区劳动保障局瓶窑所工作人员:“这笔钱的所有人是冯建国,跟他们没关系的,只不过他挂靠在这家店里,想拿到这笔钱。”
【编后语】本来是很清楚的国家对企业的补助。但是,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企业的工作人员和自己的老板居然互相不认识。而且劳动部门工作人员提到了“挂靠”,这挂靠又是怎么回事?那么,陈仙芝是否属于工作人员所说的“挂靠”这种情况呢?她是否真正在这家店里工作过呢?
“名义”员工(二)
在黄先生母亲,陈仙芝的就业合同上我们看到,合同签署的日期是2009年10月,那时候陈仙芝49岁,已经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是个什么样的单位愿意招收快退休人员呢?
为了解情况,我们来到位于良渚镇运河村,冯建国所开的建国五金装潢店
良渚镇运河村商户:“(对面是建国五金装潢店吗)是的。(今天没开门吗)没有。”
由于这家店今天没开门,我们通过电话与老板冯建国取得了联系。
记者:“你认识陈仙芝吗?”
建国五金装潢店老板冯建国:“不认识。”
记者:“他不是你们店的营业员吗?”
建国五金装潢店老板冯建国:“她不是我的员工,我没有员工的。”
记者:“她不是跟你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吗?”
建国五金装潢店老板冯建国:“我们一个村的,他们借我的营业执照去办的这个手续,我们这边都是这样的啊~”
记者:“在你这家店有几个人是通过这种方式把钱办下来的啊?”
建国五金装潢店老板冯建国:“三四个吧,每个小店都这样,拿着营业执照去办证。”
冯先生说,像陈仙芝这样挂靠在他家店里的现象,在他们村里并不罕见。几乎每家小店上都挂靠了几名持有就业援助证的“非工作人员”。
余杭区良渚镇运河村村民:“我们村基本上都办了,我都是最后一个了,过几天我也要借我弟弟的营业执照去办理,一个营业执照能办三个嘛。”
据了解,很多人都像陈仙芝这样,借别人营业执照,签订用工合同,自己缴纳社会保险,一年后领取政府发放的用工补助和社保补贴。同时,也有企业故意与持有“就业援助证”的员工并签订用工合同,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一年后赚取社会保险和社保补助的差价。
(电话采访)杭州余杭区就业管理服务处工作人员:“这种情况很多,据我所知比例很高的。他们的各种手续都是很齐全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是否真的在那个地方上班。”
记者:“那你们有再去核实吗?”
杭州余杭区就业管理服务处工作人员:“这个核实说实话我们的精力有限。”
余杭区就业管理服务处的陈主任告诉我们,用工单位是否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也是判断员工是否真正在该单位上班的一个标准。但是,余杭区现行的社会保险缴纳方式,为名义员工提供便利。
杭州余杭区就业管理服务处主任陈德勤:“我们现在是通过个人去银行开户,银行代扣代缴的方式缴纳社会保险,所以我们就没办法确定社会保险是个人还是单位缴的。”
据了解,余杭区去年在用工补助和社保补贴上,总共花费一亿三千多万元。就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碰到曾经在原单位负责后勤人事的老王,他告诉我们,他以前的单位就故意招用这类持有就业援助证的人员,利用政府的鼓励政策,从中套取的用工补助和社保补贴。
知情人老王:“我们会专门招收拥有就业援助证的人。政府每个月给这些人补助600元,一年下来就是7200。”
记者:“单位给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吗?”
知情人老王:“缴的,每个月360。这样一算,每年单位就能从每一个人身上赚倒两千多元。”
老王告诉我们,招聘一个持有就业援助证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知情者老王:“我们专门还为这事开了会,我们也去村里面找了,不好找,都被其他单位找去了。我们在招他们的时候这些都不会告诉他们的。尤其是残疾人,一个残疾人能减免40个人的税。”
记者:“那他们都真正在单位上班吗?”
知情者老王:“有的上,有的就不上了。”
对于这种现象,余杭劳动保障部门正在用新的方式予以防范。
杭州余杭区就业管理服务处主任陈德勤:我们现在也在商量……办法规避这种情况的产生。通过核实确实有这样现象的,我们也要将钱追回和要求补偿。
记者赵建飞 实习记者 唐子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