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宏:在老家拥有一家小吃店
张海宏,河南驻马店人,40岁,来金华打工7年了,同行的还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老张来金华,是因为有亲戚在金华卖水果,一心想着出来打工挣钱的他就带着家小出来了。他们一来金华,就是做小吃生意。食物从最开始的馄饨、拉面,到现在的排骨饭;地点也从路边摊变成了店面。可是其中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7年前,老张的馄饨卖1.5元一碗,现在卖2.5元一碗,虽然涨了,但仍比一般小店便宜5毛。去年年底物价涨得厉害,老张的排骨饭也从7元涨到8元。面对涨价,老张也很无奈,他说还不如当年馄饨卖1.5元一碗的时候赚钱。但唯一的好处就是做排骨饭不需要像做早点那样凌晨两三点起床,烧水熬汤和面。
老张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的店面,50平方米不到,一年的房租1.9万;煤饼一天至少要花掉20元,这还是省的;猪肉、蔬菜一天要花200元,而且有些蔬菜不能久放,不新鲜的都得丢掉;还有一笔大开销,就是水电费。店面的水费每吨4.4元,而楼上的租户只要2.5元每吨,店面的电费每度1.13元,租户只要1元。相比老张的小店每天不算多的人流量,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做到收支平衡,因为今年两个月来,他的店没怎么赚钱。至今他仍耿耿于怀去年在骆家塘的时候,因为生意太好,房东强行加房租,协商不成功的结果就是现在他们搬到南苑这边开店。
老张想回老家开店,一家普普通通的小吃店,不用因为是外地人而吃亏。老家河南的店面租金,一年也才几千元钱,这么多年的手艺也受到很多顾客的喜爱。但是在金华那么多年,他们舍不得这边的小资产,比如他们新置办的炉灶花了600元,6张小木桌360元,两口不锈钢锅100元,这些东西他们都带不走。再加上一年的房租已经支付,他们还得在这边再奋斗两年。老张也希望儿子能去工厂上班,多赚些钱,把店里的生意交给老两口,这样,他们回家开店的想法才能实现得更快。
王宝柱:新“祥子”寄梦下一代
王宝柱,36岁,河南新蔡县韩集镇人,来金华5年了,目前在金华拉人力三轮车。和大部分外来打工者一样,王宝柱是跟着老乡一起来闯荡的。在金华什么活都干过,刚开始是和妻子两人在高畈菜市场卖蔬菜和水果,起早贪黑和讨价还价的生活坚持了没几个月,他又跟着老乡做起了建材承包的工作,本以为可以好好赚上一笔。没想到辛辛苦苦跑了大半年,2万多元的工钱一直没拿到,他和他老乡几个人纠结了很久。之后,他也辗转在金华的涂料厂、玩具厂等地上班,只是一个月1200元的工资实在让他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拉人力三轮车这份工作,王宝柱是从去年2月份开始做的。一天能赚六七十元,一个月也就2000元上下,还得除去三轮车的租金450元。虽然风里来雨里去,但比在工厂上班还是有了很大的自由度。比较好的生意就是从江南福泰隆到火车西站,一单就可以收15元,一般的短途就是5元。但是这生意也没那么简单,也经常受委屈。有时他们为了省时省力,就会抄小道走,但很多乘客害怕他们会做什么坏事而破口大骂;更有甚者,不顾原先说好的价格,付钱的时候老是少付几块钱。
王宝柱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幼儿园,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他踩三轮车。加上妻子在工厂打工,一家的生活也就刚刚可以糊口。老王知道自己没什么学历,没有一门技术在手,在外找工作一直很被动。他看到旭日阳刚在春晚唱歌,觉得他们有特长,还有好的机遇。他自己,似乎看不到很好的未来。倒是他的一双儿女在同龄人中显得特别懂事,经常帮忙做家务。女儿的成绩也一直很优秀,每年都能拿奖状。他说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希望他们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自己的成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