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走生态立省之路。生态立省,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怎样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日前,记者为此专访了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国家科技部可持续发展领域特聘专家鲍健强教授。
记者:“十二五”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个新突破”之一,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鲍健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意义深远。
我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的资源约束、环境代价和生态压力在上升。因此,我省需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一条符合我省发展特点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
记者:规划纲要把节能减排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强调突出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领域的节能,这将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鲍健强:浙江作为能源资源92%以上需要外省调购和国外进口的省份,必须增强能源和资源的危机意识。
据数据分析,我省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能耗过高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点。我省工业领域中的传统产业,如石化、水泥、火电、冶金以及印染和造纸等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相应的能耗总量占全省工业总能耗的近80%。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低碳产业规模化发展。
记者: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如何向生态经济靠拢?如何引导、规范新兴产业走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之路?
鲍健强:浙江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
发展是硬道理,生态是硬要求。在传统产业改造中,政府可以关停一批产值低、效益不高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浙江民企嗅觉灵敏,有实力的企业会向利润更高、能耗更低的方向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产业容量和就业容量很大,但需要国家鼓励和扶持。
记者:改善人居环境是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政府在这方面该做些什么?
鲍健强:“十二五”规划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新提法:“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一方面,我们要认真研究低碳发展给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约束和新影响;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低碳发展将成为我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社会变革的出发点和推动力。
记者:建设生态文明,企业和普通民众能做些什么?
鲍健强:如果说“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更多地关注了工业领域,那么“十二五”将在继续搞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向第三产业和服务业领域,以及社会和公众领域拓展。节能就是减碳,它不仅是工业领域的重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能源消耗终端都具有几倍至十几倍地减少一次能源消耗的“放大效应”,消耗终端的节能是一项事半功倍的事业,也是绿色革命,低碳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