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过去的26年,浙江一直在奔跑。日益富裕繁荣的农村,不仅使农民收入领跑中国,也缩小了城与乡之间的距离。
如今,在浙江,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已相当高。浙江农民令人刮目相看,除了荷包鼓起来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质的转变。
我们站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取样浙江农村的若干剖面,看看这个巨变魔方正在折射出何等的田园风景。
现象1社区新生活
记者 陈培华
报道组钱家兴发自嘉善
去年以来,金林海的生活半径变小了,但享受的公共服务变“大”了——他居住的桃源新村1公里范围内就有体育馆、幼儿园、卫生院、银行、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服务,“以前村里没有的好东西,这里都有,生活真方便。”
金林海原住在嘉善姚庄镇北鹤村,嘉兴推行“两分两换”新政策后,按照“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的原则,老金拿20年前造的三楼三底老宅,再贴上13万元钱,到镇上“置换”了一幢排屋,一家人因此成了城里人。
进入老金家中,装修风格紧跟城市潮流:客厅内的水晶吊灯格外闪亮,造型别致的布艺沙发对面是一堵米黄色的电视墙,宽大的液晶电视内播放着精彩的数字节目。各居室内其他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客厅几处角落还点缀着几株绿色植物,别有情致。
“这里的生活一点不输城里小区。”姚庄镇党委书记顾林法说,桃源新村引入标准的物业管理,将是嘉兴市内最早用上天然气的住宅小区。各个楼道除安装对讲系统外,还设置了远程智能抄表系统,“既方便居民生活,也保障居住安全。”
“养老保险、大病保险,我们早就办好了。”今年69岁的钱灵英说,小区里有老年活动室、阅览室,不远处的中心广场还时常有文艺演出和露天电影。“从没想过晚年这么开心。”钱灵英说,社区还特意从县城请来专家,每月都为她这样的老人开设养生保健课堂。
作为城乡一体新社区的桃源新村可入住农户1000户,已陆续搬进600余户人家。
点评:从一个个自然村落进化到农村社区,姚庄镇只是浙江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集聚形态的变化,深刻地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也让农民的幸福生活有了载体。
现象2小城看大片
见习记者 江晨
报道组朱建平徐祝安发自开化
2月21日,吃过午饭,开化县城关镇岙滩村村民项慧贞,带着一家老小到县城刚开业的“时代电影大世界”看《最强囍事》。
1月29日,开化时代电影大世界开业,影片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完全同步。这个县城里的电影院也是按国家五星级现代影院标准建设,投资1600余万元,总面积3600平方米,拥有9个影厅、近700个座位。而在几个月前,这里的年轻人还得跑到衢州城里去看。
“老百姓的观影热情很火爆,票房非常满意。”电影院经理刘燕婷说,开业以来,每天都放映30多场,一些场次晚7点就买不到电影票了。到2月20日,影院票房已达到57万元,“与那些发达地区相比,这也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点评: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升,让一些富起来的农民有了更高的生活需求。今年像开化县这样的县级城区以及中心镇的影院开始陆续“发力”。以电影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正为富裕的农民所追逐。
现象3初圆市民梦
记者 包璇漪
通讯员陈晖发自柳市
最近,乐清市柳市镇的中心区柳黄路,实施两个多月的货车限时禁运方案见效了,货车撤离,道路变通畅,两边居民不再心“堵”。
集聚32万人口,拥有19万辆私家车,柳市作为温州首屈一指的经济强镇,已经俨然成了一个小城市。
杨达理是柳市镇城管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柳市交通组织的优化奔忙。
在听证会上,大货车成为焦点。由于交通拥堵,市民说要管,货运企业在这里同样寸步难行,也觉得应该管。于是,去年12月开始,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柳黄路实施了货车禁运方案。各个路口装上监控,交警严格管理,保证让大货车“听话”。杨达理体会到,从去年12月份实施这一方案至今,效果很明显,老百姓都在叫好。柳市镇也在谋划新建物流中心,好让这些货运企业迁出去、安顿下来。
杨达理觉得,柳市人要过上城市生活,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道路的整洁美化要加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要增加,柳市人的文明素质更要提升……
点评:柳市镇有关领导说,交通组织优化要开听证会,不是心血来潮。事实证明柳市人也有参与听证会的能力。城镇的蝶变,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城市形象的提升,更多的变化在人。如何从农民蜕变成市民,这是浙江农民正在面对的“功课”。
现象4从农到非农
记者 聂伟霞
报道组叶尚荣发自景宁
过完新年,在北京开小超市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金丘村潘伟明一家,近日收拾行囊驾车回北京,开始新一年的创业。
今年48岁的潘伟明经过七八年的原始积累,目前已经是一个拥有资产超500万元,年收入60多万元的成功商人。
而在10年前,潘伟明还只是一个在景宁山区里耕田种地的农民。多年的拼搏,夫妻俩实现了身份的成功转换。
在景宁,越来越多的像潘伟明一样的农民外出创业,实现着从一个农民到创业者的蜕变。
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景宁县共有农村劳动力77119人,其中已转换身份、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民有49235人,占总劳动力的63.84%。目前尚有6327人想外出创业,占总劳动力的8%。这些外出的农民已不再姓“农”,而是姓“商”、姓“居”或姓“工”。
除了在外创业实现转型外,还有在家门口实现身份转换。新年过后,畲族彩带传承人蓝延兰依然在忙碌,织彩带、赶演出成了她在这个正月里新的工作内容。
“这些是春节期间接到的订单。”她告诉记者,除了接订单制作彩带,她还要赶演出,唱畲族歌,光靠这两项,一年的收入就有四万多元。
点评:农村的变化,最根本的还是农民身份和素质的变化。有数据表明,眼下,浙江农民收入的85%来自于非农产业,这正好佐证,浙江农民的致富与工业化、城镇化密不可分。
现象5当上“农场主”
诸暨日报记者 马青华
记者周智敏发自诸暨
在诸暨市山下湖镇,詹正锋是一个知名度较高的种粮大户。“我从1991年就开始种田了,要想知道我的情况,你们上网搜搜就行!”詹正锋笑言。
詹正锋自己也很喜欢上网搜搜。不少科学种田方法都是从网上搜索而来的。
在山下湖镇新桔城村,詹正锋拥有100多亩麦田、300亩早稻田。近日,当记者来到他的田头时,他正带着10多名帮工,在麦地里忙着除草、施肥、疏通渠道。“今年我还打算种300亩早稻。马上要耕地了,那些耕田机要修整一下,还要新买两台……”詹正锋说。
詹正锋现在的农田,属于新桔城粮食生产功能区范围内,是去年全省首个通过省农业厅组织验收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其中单季晚稻机插核心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759.5公斤,打破了原738.1公斤的单晚百亩示范方浙江农业纪录!
今年42岁的詹正锋,提起种田深有感触。想当年,初中毕业的他,只承包了20亩田,都累得全身酸软。而现在,种三四百亩田,反而比以前轻松了。
詹正锋每年向国家出售稻谷200余吨。他说,随着国家粮食政策的调整,最低收购价的出台和农业税的取消, “一年种田能种出个十来万,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詹正锋说。
点评:从面朝黄土背靠天的三弯腰种田到现在的不弯腰种田,从粗放式管理到现在的现代农业种植管理,詹正锋见证了20年来浙江农业的转型升级。生产方式的蜕变,从小农经济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正是浙江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