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0日讯 据《今日早报》报道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利好消息。有世卫组织的认可,为企业出口奠定了基础。”昨天,一说起本月初我国疫苗监测管理体系终于获得了世卫组织的认可,钱汶很是兴奋,“国家目前鼓励各大企业都去申报预认证,我们企业也正在考虑。”
钱汶是浙江普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本月初,她刚刚飞赴北京,参加了由世卫组织举办的“世界卫生组织疫苗预认证申报程序培训班”,国内全部36家疫苗生产企业悉数到场。
对于所有疫苗生产企业来说,我国疫苗监测管理体系获世卫组织认可,这一消息绝对重磅。这意味着,之前只能在国内销售的我国疫苗(即使有部分出口,也限于不发达国家),其质量终于获得世卫认可,可以走出国门迈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免疫疫苗市场需求巨大
家住永康苑的刘阿姨,每天傍晚都会带着一黑一白两只小狗,在小区附近溜达。子女长年在外工作,除了过年,陪伴她的就是两只小狗。而像刘阿姨这样,和小狗等宠物为伴的老年人,已经越来越多。但是在温柔陪伴的背后,是宠物们的安全隐患。
“近十年来,我省每年大约要用掉90万人份的狂犬疫苗,较以往有明显增加。”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陈恩富说。
“这两年消耗最大的应该是甲流疫苗,2009年因为甲流的流行,当年就使用了300多万份甲流疫苗。”陈恩富说,不过除了大规模的流行病,使用量最大的就是狂犬病疫苗。
除了狂犬病疫苗,我省计划内免疫的疫苗,每年需要的量也非常大。目前,我省每年新出生的人口都在40万至60万左右,这就意味着,每一种计划内疫苗,都需要这个量,而且有一些疫苗,还需要打三针或者更多,如果赶上强化免疫的时候,需要的量就更大。
这只是我省的市场,如果是国际市场呢?
世卫组织的认证
提供了国际市场
“中国国家疫苗监管体系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至此,全球具有合格监管体系的疫苗生产国达到36家。”3月1日,世卫组织专家在京郑重宣布。
对此,我国国家药监局负责人表示,我国曾在1999年、2002年、2005年先后三次申请这一体系,但均未通过。“通过世卫组织(WHO)的评估,是疫苗生产企业申请WHO预认证、参与疫苗国际招标采购的前提。”
通过世卫组织的预认证后,就获得了参加世卫组织疫苗采购计划的机会。据了解,每年世卫组织都要向获得认证的国家,采购大量的疫苗。仅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例,2008年在全球采购了26亿支疫苗,2009年增加到29.9亿支,前景非常广阔。
想要“走出去”质量得过硬
事实上,早在通过世卫组织的认证之前,我省多家疫苗生产企业,就已经在争取出口国外的机会。但是,每一次申请,至少都要花上好几年,因为每个国家对疫苗的要求不一样,必须先达到对方的标准,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
“通过世卫组织的认证,意味着广阔的国际市场。”浙江天元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晓航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对于国内疫苗生产企业,特别是民营生产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国际化的眼光,要去争取国际市场。获得世卫组织的认可,刚好为各家疫苗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加快转型升级的机会。”
钱汶认为,我省企业想要走出去,质量是关键。“企业在申请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世卫组织的要求,达到各个方面的要求,间接地就提高了疫苗的品质,对于老百姓来说,倒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2009年的狂犬病疫苗事件后,国内对疫苗的监管力度就不断加强。刚刚通过的世卫组织的认证,会使国内对疫苗的监管力度更加加强,一些小而弱的企业的生存空间会逐渐被压缩。”陈恩富认为,要进入国际市场,没有过硬的本领,很难迈出国门。未来几年,疫苗生产企业必将经历大浪淘沙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