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2日讯 瓯海设区近20年来,发展很快,但一直“有区无城”。日前评审通过的《瓯海新城规划研究》有效破解了这一尴尬,并酝酿一场大的革新,一个面积是现在瓯海中心区7倍的“瓯海新城”冉冉升起。
旧貌换新颜不是那么简单,专家们针对未来新城的交通、市政、产业、实施等专题进行了详尽而仔细的讨论,目前,这项规划的主要躯干已经“挺直”,更具体的“细枝末节”正被一一完善。
◆新城之结构
一轴两核三区
从瓯海中心区到瓯海新城,意味着一个新都市的诞生。
去年9月,瓯海新城进行规划研究,原规划用地规模为7.19平方公里的中心区范围,扩至5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到牛山,南至吹台山,西到华亭山,北接景山。其中,核心区范围东到广化南路,南到南过境路,西至站西路,北到六虹桥路,总用地约18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未来的瓯海新城将形成“一轴两核三区”的总体结构:以瓯海新城综合发展轴为“一轴”,包括商贸轴、休闲轴、景观轴、文化娱乐轴;以站前商贸中心和瓯海行政中心为“两核”,双核联动;“三区”指的是,新城核心片区(18平方公里),含行政中心、商贸中心、2.5产组团、居住组团等多个组团,新城居住片区(14平方公里),含新桥组团、潘桥组团、牛山组团等组团,新城物流产业片区(6平方公里),含物流组团、工业组团,不包括沿山村镇及滞洪区。
瓯海区城市中心区建设开发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打造中的瓯海新城将成为集行政办公、商务商贸、生活居住、文化休闲、交通枢纽、产业物流等六大主导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居住人口50万,成为瓯海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1650”新格局下,它的功能定位不仅如此,还将成为温州大都市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温州重要的交通枢纽及门户地区。
◆新城之便捷
快速轨道交通带来发展契机
交通是市民日常出行的“第一脚”,新兴都市对交通线路组织有着很高的要求,对此,瓯海新城规划提出的交通发展目标是:区域内任何一点10分钟内驶入快速路系统,区域内任何一点20分钟内驶入高速公路系统,区域内任何一点30分钟内到达机场、火车站等主要交通枢纽等。
根据《温州市城市快速轨道线网规划》,瓯海新城内未来将有两条轨道,分别为轨道M1线和S1线。按照原来设计的线路,M1线和S1线分别有1个平行换乘站和1个垂直换乘站,从这里到温州南站、瓯海大道、广化路等都十分方便。不过,考虑到新城核心区内缺少南北向的轨道线路来缓解交通,设计院的专家对M1线瓯海新城段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案,将M1线瓯海大道段线位南调至中央大道,广化路段线位西移至东三路,站点设置也相应进行调整,并且与S1线垂直换乘站由六虹桥南站西移至温州西站站,而且将S1线与M1线在温州南站的平行换乘站,这样一来,就串联了瓯海新城的两大核心,不仅大大提高两大核心区之间的快速可达性,也缓解了新城主要发展轴上的交通压力。
温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此项目的工程师说,瓯海新城目前的“基底土壤”跟当年的日本新横滨模式十分类似,新横滨的两次快速发展靠的就是高铁和轨道的强力拉动,如今它已经成为横滨市中心以外的重要副中心,因此我市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经过瓯海新城,对其发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应当科学规划。
◆新城之闲适
慢道出行,水上巴士
路从花影过,人自柳荫来。一方面快速交通生成的客运能力延伸新区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慢行交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平衡着“速度”与“效率”之外的“闲逸”。在瓯海新城规划中可以看到,我市去年出炉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已然得到切实的践行。
规划显示,要以瓯海新城良好的水系绿带布局为支撑,将新城慢行休闲系统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慢行休闲廊道及滨河慢行带,打造“绿色交通出行”。在这个区域,只有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将设置游步道、人行道、人非共板混行道、自行车专用道以及相关慢行交通设施,通行过程中,行人能够欣赏沿河、沿山的秀美绿化景观,享受惬意、舒适和安全。
此外,慢行系统还包括水上观光巴士线路,利用区域内良好的水系,拟在此设计5公里7个站点2段的特色水街,市民能在此面朝水景“破浪而去”。我们最关心的是,具体水上线路怎么走?怎么停靠?采用什么样的游艇?规划人员表示,这需要对具体河道的多次现场查勘和反复对比择优,最终的线路方案仍然在“打磨”中。
◆新城之绿意
八大公园、十大景点
山、林地、河流,三种基质构成了瓯海新城的原生态背景,也是未来新城居民生活舒适度的源动力。规划试图“引山理水”,形成瓯海新城的“绿色地图”,占城市建设用地23%。记者了解到,瓯海新城绿地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低密度建筑覆盖的生态型文化休闲用地、山体林地、沿河滨水绿地、防护绿地、组团绿地等,令新区人的生活充满清新。
瓯海新城八大公园是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重要章节,瓯海追求绿意的脚步并没有停留在规划的图纸上,相关工程的建设已经起步。八大公园的近况是,站前公园今年春节已投入使用,半塘河公园将于今年六月开门迎客(本报曾作报道),瓯海区行政管理大楼前的市民公园计划明年6月投入使用;此外的生态之心(文化休闲公园)、湿地公园、秀屿公园、横屿山公园、塘河民俗园五大公园也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杭州西湖有新老“十景”,吸引游人万千。瓯海新城也欲打造自己的“新城十景”,挖掘本地人文底蕴,目前草拟了半塘观鱼、景山览胜、无量问禅、会昌竞渡、仙门烟树、楼桥抚月、秀屿耕砚、桐岭寻遗、岷岗枕流、中央梦圆十大景点。
◆原来的村庄
分成三类统筹建设
这不是在一片白纸上重新画画,这些地方原本有自己的“底稿”。为了顺应新区发展,原来此地的村庄命运如何?其实,新规划对于旧区的村庄发展提出了指引,将现有村庄分成三类进行统筹建设,这也与周边区域的城乡一体化进城息息相关。
一类是搬迁村庄,对于山上的村庄,规划搬迁至瓯海新城,从而深化温州西部的城市化进程,考虑情景住宅的建设,将部分村庄整体搬迁,腾出土地建设情景住宅,涉及到桐岭村、田平村、金堡村、安下村、东耕村、焦下村。
第二类是限制发展村庄及中心村,对处于瓯海新城南部沿山“生态敏感区”范围内的村庄,近期限制其发展,鼓励迁入中心村集中发展。根据现状村庄的布局,社会经济条件及发展腹地分析,规划确定丁岙村和泉塘村为中心村,其余村庄为限制发展村庄,每个中心村人口规模控制在5000人左右。
第三类就是就地改造。主要包括位于瓯海新城核心区范围内及北侧的村庄,这些村庄可就地进行改造。来源:温州网–温州晚报
◆相关链接
1950年~1958年:瓯海隶属永嘉县;
1958年:瓯海划归温州市管辖;
1981年:设置瓯海县;
1992年:撤县设区;
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明确区政府将由将军桥迁往娄桥
瓯海新城规划范围:东到牛山,南至吹台山,西到华亭山,北接景山。其中,核心区范围东到广化南路,南到南过境路,西至站西路,北到六虹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