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温州3月23日电温州市金锁匙巷46号,独立庭院,干净整洁。这里住着一户特殊的家庭,父母和6个孩子均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日前,温州市儿童福利院首次尝试把“模拟家庭”搬进社区,让孤儿感受家的温暖。
记者来到金锁匙巷的爱心之家时,两岁半的小雨刚刚起床,正吵着要和“妈妈”出去玩。“乖,先洗洗脸。”“妈妈”拿来毛巾,温柔地给小雨擦脸,又拿出孩儿面霜给她抹上,“小雨香香,妈妈喜欢。”一边说着,一边搂着亲了一下。
一旁的“爸爸”一边讲着“老虎外婆”的故事,一边给3岁的朵朵和5岁的阿敏穿衣穿袜,利索得像个“超级奶爸”。
“妈妈”余爱群今年37岁,夫妻俩是湖北仙桃人。几个月前,余爱群听在温州市儿童福利院工作的妹妹介绍,这里要招“爸爸妈妈”,本就很喜欢孩子的她和丈夫商量,自己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了,遂决定来试试。
“小雨脾气不好,要哄哄才肯听话;朵朵挺乖的,有时候脾气比较倔;阿敏喜欢看电视,玩电脑……”余爱群和6个孩子在一起还不到半个月,但对孩子们的性格、习惯已了如指掌。
温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章文元告诉记者,如何让孤儿健康成长,他们进行了多种探索:机构集中养育、家庭寄养、国内外领养和社会助养等。“传统的机构集中养育,不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抑制儿童个性化的成长,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所以现在倾向于回归家庭。”
“现在的模式是组建小家庭,就在离我们院步行10分钟的范围内,这样他们既可以感受家的温暖,又能享受福利院的医疗、教育等资源。”章文元说。
模拟家庭组成模式是,以一对父母带6个小孩的格局为主,并在年龄层次上进行搭配,大孩子可以帮忙照顾弟弟妹妹,以培育浓郁的亲情。
目前,除金锁匙巷社区,五马街道道前社区也组建类似的“模拟家庭”。这两个家庭采取社会助养的模式,由香格里拉大酒店和永嘉爱心人士徐象满资助建立。其中,香格里拉大酒店出资12万元,徐象满老人家属捐赠20.7万元。徐象满老人曾是一名孤儿,已过世,家人按照老人遗愿,于今年2月将其毕生积蓄全部捐赠给儿童福利院。
“两套房子的租金,分别是每月2800元和2200元,每对代理家长的工资是每月3500元。加上吃穿费用,每个孩子一年大概要花费两万元。”温州市儿童福利院“模拟家庭”监管人夏晓燕说。
香格里拉大酒店捐赠的12万元能维持爱心家庭一年的开支,徐象满老人的爱心款大约可以用两年,夏晓燕担忧的是:之后的钱从哪里来?
专家认为,“模拟家庭”进社区,能让孤儿感受到安全可靠的存在,而不是被抛弃、被忽视。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也得以在充满爱意的家庭中健康发展。
但是,长久依恋关系的形成需要时间和耐心。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在接受新爸妈的同时,也担心会不会再次被抛弃。所以,社区“模拟家庭”“雇佣”的爸妈,如果更换频繁,将对孩子再次造成伤害。
另外,代理父母的素质也要严格把关,除了具备带养孩子的生活经验,拥有爱心和专业知识也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