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5日讯
昨日来自省卫生部门的消息,近几年来,我省已形成“大院带县院”、“县院带乡镇”、“乡镇带村庄”的医疗服务体系,优质医疗资源向城乡均衡分布。仅2010年,全省就组织了15家省级医疗机构统一开展下乡对接,提高基层医生水平,乡镇居民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据初步统计,浙江省所有的县级医院,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县级医院,都在省城医院结有“对子”,优质医疗资源做到了近百县(市、区)全覆盖。
一家牵百家,点刀门诊一应俱全
尽管“万名医师下基层”已由来已久,但省城医院把技术、管理、资金全面注入地、市,得益于新医改的大力推动。此前的现状如卫生部部长陈竺所说:我国的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有80%在城市,但是,我们的人口大部分还是生活在农村,他们就医不得不奔波于大城市。
2009年新医改方案再次强调:“城市大医院要与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记者昨日了解到,浙医二院已先后组建100多家地方协作医院,与80余家协作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浙医一院利用网络医疗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协作、合作、托管、重点科室合作等多种形式,在省内外建立60余家协作医院并与70余家医院相继开通了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在当地的协作医院,除了省城名医前去定期坐诊,患者也可以“点刀”手术。比如,绍兴二院作为浙一的分院,它的肝胆胰外科、肾内科、心内科、血液科、神经外科和肛肠外科6个科室,每周都有浙一的主任医师查房、手术、还有专家坐门诊。绍兴患者可以在家门口看到浙一的名医门诊,有些还可以“点刀”手术。
就地治疗,人均费用减少2000元
优质医疗资源向二、三线城市铺开,得便利的是病人。
42岁的磐安人刘魁,是个泥水匠。去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造成了小腿下段开放性骨折,在当地医院经久不愈,长期不愈严重的后果发生骨髓炎,甚至截肢。当地医生把他迅速转到上级协作医院手术。
刘魁最终在省立同德医院接受了显微外科手术,保住了腿,仅一周他就回到家中,由协作医院的另一方——磐安中医院负责腿的功能康复,省去了多次往返杭州康复治疗的麻烦,还省掉了几千元钱。“半年了,我在县里的医院康复,脚已经全好了,又开始上工了!”刘魁高兴地说。
浙江的衢州地处浙江西南山区,距省城有三个小时的车程,患者到杭州看病,交通、住宿等会花费不少的钱。而现在,浙医二院在衢州的衢江医院设立协作分院,当地患者能享受到当地医保、农保的优惠政策和“新农合”医疗限价服务,45种单病种、72种治疗方式被列入限价范围,均次医疗费用下降41%,人均节省2000多元。
61岁的龙游人老余得了一种怪病,已经6年了:只要一吃东西,就觉得喉咙口仿佛有东西卡住,胸闷,胃烧痛,气喘得厉害。然而他去过多家医院检查,都未查出病因。
从去年8月开始,老余去当地衢江医院就诊,难题解迷了。原来此时,衢江医院与浙医二院挂上了勾,“变身”浙医二院衢江分院,浙二消化内科潘文胜主任医师给老余检查后发现,他的呼吸道气门上方,长了一个良性肿瘤。浙二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林志宏教授为老余摘除了肿瘤,6年的“怪病”也就治好了。
填补空白,帮县医院建起“新生儿科”
记者初步统计发现,省级大医院的协作医院,几乎已经覆盖浙江每一个县(市、区),二、三线城市的医院甚至同时与多家省级大医院开展合作,在不同的优势学科上求得发展,甚至填补了技术空白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自2002年4月建立第一家协作医院以来,目前在协议期限内的协作医院有9个地市的18家医院,填补了当地医院原有缺少的科室与技术。苍南县人民医院,是最有感触的一家。
作为当地最大的医院,医院每天都要迎来新诞生的宝宝。然而,一直到2006年,医院都没有新生儿科,遇上危重的新生儿,必须转送到温州市区,很不方便。在省儿保的帮助下,医院开始着手建立新生儿科,他们派出了科主任到省儿保的新生儿科、新生儿监护室学习,省儿保则每个月都派出新生儿科医生常驻医院。5年里,苍南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从无到有,现在已经进入良好的运转状态,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诊20个需要监护的新生小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