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日讯 4月2日,记者登陆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核安全管理司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数据显示,4月1日21:00 – 4月2日9:00期间,我市空气吸收剂量率为87.5,在规定数值70.2-177.1范围内,属于正常水平。该数据每半天更新一次,网友可点击( www.zhb.gov.cn)查阅,相关数据表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不会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4月1日,我国内地除西藏外,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及东海海域空气中均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物质核素碘-131。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当天发布权威信息称,其对公众可能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
那么,针对“核辐射”,我市的辐射环境监测又是如何开展的?记者连线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辐射监测室副主任叶培春,叶主任说,3月12日开始,我市每天都会向省环保厅上报核辐射监测实时数据,再由其发至国家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环保部官网统一对外公布。
每天上午,叶培春都会来到写有“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小方屋内,对大流量采样器、碘采样器和雨水采样器等相关仪器进行操作。所有仪器都是连接屋顶,把空气和雨水灌注到仪器内,通过监测所含有的物质及其含量,判断是否受到核辐射。对相关仪器的使用情况,叶主任也做了简单介绍说明,大流量采样器的滤膜,主要是用来吸附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碘采样器判断空气中是否含有放射性碘。另外,大流量采样器、碘采样器24小时实时监测,监测结果汇成一个样本,寄到省环保部门去。雨水采样器视天气情况而定,定量收集取出样本寄往省里。此外,监测室内还有一个方形仪器——高压电离室,24小时监测核辐射数据,之后经由网络实时传递到省环保厅。
据了解,对核辐射的监测,我市几个监测点早在2年前就已开始进行操作,一般是市区一年监测4次,其他县市监测2次,不过都是人工监测。而目前则是使用仪器监测,碘采样器在24小时内对空气中是否含有放射性碘进行一次监测;大流量采样器在48小时内对气溶胶这种微粒进行一次监测。这种仪器监测方法比人工监测在数据上会更加精准。
相关链接:专家提出8大预防核辐射高招:
第一是要屏蔽辐射源。远离放射线源,撤离或者呆在室内减少身体暴露,减少受辐射时间。
第二是要退避室内。适时紧闭门窗,关掉空调和换气扇,以免放射性物质进入室内。
第三是要外出慎行,注意风向。外出要防止放射性物质从口鼻及皮肤上的伤口处侵入体内或用湿毛巾掩住口鼻部位,着装少裸露肌肤,不要站在下风口,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和食物等。
第四是要随身携带测量仪。外出携带辐射测量仪,设定辐射量安全值,超过数值辐射测量仪就会拉响警报,必须撤离到安全地区。
第五是不要完全依赖防辐射服。几百元一件的防辐射服起不到太大作用。
第六是回家前要脱衣。从户外回到室内,衣服和鞋都可能粘附有放射性物质。家门前将外衣脱下,将其装入塑料袋封口,再沐浴更换新衣。
第七是适当服用碘片。暴露在辐射前1小时服用碘片,成人服用100mg碘片,儿童递减。
第八是若遭受及时就医。先除去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对进入体内的放射性特质,服用特定药物,并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来源: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