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6日讯 埋葬着李敏、徐婴、袁春妍、胡公民、严培远等700多位烈士的忠魂,被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的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经过9个多月的扩建改造后,4月2日迎来首个开放日。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扩建后陵园的占地面积增加了6倍,清明期间,陵园共接待游客25000余人,比去年同期接待人数翻一番。
陵园之前的设施与“名气”不相符
尽管是我市各界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之一,但由于修建年代较早,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多年来一直面临面积小、设施陈旧,整体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大大限制了陵园的接待能力,用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马新奇的话说就是,设施与“名气”不相符。
为了顺应各界群众缅怀先烈、发扬革命传统的心愿,2009年6月,陵园扩建工程正式开工,今年3月底完工。扩建后的占地面积从原来的14300平方米变为101407平方米,绿地率达69.7%,主要由纪念塔、烈士纪念馆、室外兵器陈列、群雕、烈士墓地等组成。
开放首日接待8000人,比以前多了近一倍
“开园第一天就接待了8000人,3日、4日每天也有4000多人,今天人最多了,整个陵园黑压压一片,人数怕是要过万了。”马新奇昨天下午告诉记者,以前陵园日客流最多能接待4000多人,扩建后每日的接待能力比以前翻一番都不止。
马新奇说,老的陵园只有一个小小的广场,办公室和陈列馆就放在一起,200人挤进去东西就看不到了。“现在陵园的占地面积增加了6倍,放眼过去全都是绿,不少人都拍照留念”。
前来参观的,除了不少是由学校、机关单位集体组织,很多家长也趁放假带着孩子过来,“在烈士墓前献束花,带孩子参观下兵器陈列区和纪念馆,不但能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踏青出游”。
李敏生前用过的实物成了“镇馆之宝”
烈士生前用过的钢笔、读过的书信、睡过的床、坐过的椅子……在新扩建的烈士纪念馆里,记者发现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物件,这其中最让马新奇“得意”的烈士李敏牺牲前被绑过的一根柱子。题词墙、浮雕也很多,里面环境也很好,绿化很多。
李敏烈士被誉为“浙东刘胡兰”,1944年,年仅20岁的她不幸被捕后被敌人连刺27刀后壮烈牺牲,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曾作专题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烈士留下来的物件很少,能保存到现在的那就太珍贵了,”马新奇说,李敏生前曾在龙观李洪泰家里住过,如今老人还健在,这些实物就是他来来回回跑了十多次,从老乡家里搜集来的。
陵园集纪念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
“以前孩子们来参观,只能看看照片和文字,半个小时就结束了,现在进来,起码要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完”,马新奇说,扩建后的陵园特别强化了纪念馆的功能,将灯光、声控、多媒体投影等科技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用现代化的手法讲述鄞州革命史,馆里还有一个能容纳200余人的放映厅。
昨天下午6点半,记者再次联系到马新奇时,他刚刚送走最后一批参观的客人,“这几天三四点钟就起床,为的就是迎接‘清明’这个大考,现在看来运行情况不错”,接下来的日子里,马新奇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完善院内装修、搜集烈士遗物、整理烈士事迹……“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一个集纪念教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马新奇憧憬着。来源:宁波晚报
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