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6日讯
50年前的今天,时任杭州市副市长的顾春林剪开了红色的布幅。编号为“01”的1路电车如明星般披红挂彩,在人山人海的欢呼声中开了出去,两根长辫子划出两道长长的平行线。
从那一天起,无轨电车成为杭州城的一员,陪伴了杭州人整整50个春秋。
她看着这座城市春华秋实、夏雨冬雪,守着那些街巷旧貌新颜、华丽转身,听着几代杭州人酸甜苦辣的生活故事。
而她,何尝不是饱经风霜?
从最初的1路电车,到后来的一长串线路编码151、152、153、154、155、156、157、159、290、555路,再到如今仅剩的151路。
辉煌、艰难、落寞、坚守,杭州电车等待着复兴的春天。
一个城市的电车,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50年前的电车开通盛况,凝固在老照片里。
当时的报道,形容马路上来看电车的人群“数不清”。
胜利剧院是当年通车典礼成立大会召开的所在。老人们回忆,大会盛况空前,还把高音喇叭接到大街上,场内各界代表济济一堂,场外老百姓围着喇叭收听。说到“我们也有电车啦”,场内场外掌声雷动。
多年后的年轻人或许无法全然理解那个年代的激越昂扬。
上世纪五十年代,杭州几乎没有一辆正规公交车,营运车辆都是从原私营企业接管过来或拼装起来的杂牌车,被称为“万国牌”。到了三年困难时期,汽油奇缺,有的公交车顶上顶着一个巨大的媒气包,有的则靠烧木炭发热启动车辆。
电车在这个时候出现,其象征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从一开始,电车就和杭州的工业文明紧紧相连,电车线网的不断延伸又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偏远地带的繁荣。
拱宸桥到城站再到南星桥,151路电车几乎贯通杭州南北,沿线更是工厂密布——浙江麻纺织厂、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杭州搪瓷品厂、新华造纸厂、杭州灯泡厂、杭州发动机厂……
对于这些工厂的许多工人来说,151路就是上班和下班的回忆。站在人潮中等车,坐在硬硬的座位上,在售票员“上车乘客请买票,月票请出示”的喊声中,把车票钱一个挨一个地接力式递送到售票员手里,听着驾驶员踩电门时发出的电火花声音,还有通道车转盘处吱嘎吱嘎的转弯声。
而人们车上的谈资,和现在的网络八卦没什么两样,哪辆车上有个美女售票员,哪个食堂饭菜香,谁家工资涨了,谁又和谁闹了别扭。
众多工厂里,拱宸桥地区浙麻、杭一棉、杭丝联“三大厂”和151路尤为密切。每晚,151路从拱宸桥发车有3个班次雷打不动,23:05、23:10、23:25,就是为了把下了夜班的“三大厂”工人送回家。老司机王玉敏说,开好这3班车就像政治任务,绝对不能抛锚,开车的全部是老司机。
当之无愧地,151路成为杭州客流最大的公交线。
有意思的是,后来的每条电车线,客流都很好。
好到什么程度?
官方给出了一组数据:上世纪80年代,3条电车线的平均年客运量为1.72亿人次,占杭州整个公交客流的39.63%,其中151路的平均年客运量占公交总运量的20.92%。最高的一年,3条电车线的客流份额竟占到46.26%,151路占了29%。何等惊人!
公交内部流传着一句话:如果电车出现问题,杭州公交其他线路就都不正常了,因为都得抽调去支援电车。
民间的口碑或许更实在。
在许多城西居民的眼中,城西从当年的一片荒地发展到如今的繁荣,电车功不可没。在许多年里,城西人保持着首选152路、156路、159路、290路出行的惯性。即使在这些电车线停运后,一说起去古荡,还是会有人脱口而出“152路啊”。
电车一直是杭州最重要的公交线路,运营里程长,运营时间晚。如果去看看当年的电车线路走向图,你会发现,每条电车线都经过杭州最繁华的闹市区,然后四通八达地驶向远郊的城北、城西、城南。
时光犹如黑白片,突然把我们甩回过去,仿佛能看到咣当咣当的电车上,载着一车又一车的人,送去又送回。
于是,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杭州人对电车怀有那么深的感情。和南京的梧桐树一样,她已成为城市的历史,融进生活的血脉。
如今再去寻访当年的印记,几乎很难辨认,路不再是那条路,建筑也不再是那些建筑。
“三大厂”结束了历史使命;原先挤满了自行车、大板车、行人的湖墅路拓宽了;152路在小车桥附近最曲折的6道弯不见了;因为城市建设的种种原因,一条条电车线不得不做出牺牲,停运。
仅剩的151路也显出了疲态。毕竟,上一次更新车辆是9年前的事。
50年前,电车在杭州吹起了一股新风。50年后,我们思索着杭州电车的未来。
纪念电车50周年,不只为了怀旧。面对汽车尾气污染的压力,面对国外许多城市电车复苏的趋势,电车的存在不应再是一道疑问题。可以做的尝试有很多,比如,在有条件的地方架设新的电车线网;比如,给电车装上辅助能源,让它更灵活;比如,用电车来跑快速公交线;又比如,开通有轨电车作为旅游线。
今天,几百幅儿童环保画将装饰在所有151路车上,孩子们童真的画笔或许会给我们一点启发。
以环保之名,杭州需要绿色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