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电影前先播放一段甚至几段、十几段的广告,是电影院司空见惯的事。但最近杭州接连有消费者状告电影院因播放广告而侵犯消费者权益,把影院广告再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影院广告频频成被告
前不久,杭州的金某一家在卢米埃影院看电影时,由于影片没有在票面标注的时间开始放映,而是先播放了15分钟的广告。金某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将影院告上了法庭,最后经过法院调解,金某获得影院方面的赔偿。
而就在上周,西湖区法院也开庭审理了一起类似的案件,不同的是,这次消费者告的是UME影城,而影院是因为在票面标注的放映时间之前播放广告被消费者告上了法庭。
消费者认为,自己在进入影厅之前,影院方面没有告诉自己影片开始之前会播放广告,也没有在影院的任何位置看到相关提示。影院的做法侵害到了自己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需要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以及相关合理费用共8000余元。
不过,UME影城方面却认为,影院在规定的时间播放了影片,至于影院在规定播放时间之前所放的广告,消费者是无权干涉的。至记者发稿时,此案仍未宣判。
影院广告以贴片为主
其实,早在2003年杭州就发生了全国第一起消费者状告影院播放映前广告的案子。杭州的翠苑电影大世界,没有在规定的放映时间开始播放《英雄》的正片,而是先播了10分钟的广告,消费者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所以状告了影院方。
在去年,《唐山大地震》长达20分钟的映前广告,更是引起了西安、深圳等多地消费者纷纷状告影院。不少消费者认为,自己花钱是来看电影的,而不是来看广告的,影院的做法侵害了自己的权益。
影院频频成被告,为什么还是没有停止播放广告呢?记者采访了杭州的一些影院,影院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影片的映前广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贴片广告,一种是当地的广告公司代理过来的广告。
而目前许多大片,尤其是国产大片,比如《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等等,由于本身的演员阵容强大,号召力也强,许多广告商乐于投放,所以当影片从发行公司买过来时,就已经带了广告。
这种广告制片方是不允许删减的,如果影院不播放广告,就有可能连整部影片都会被禁止播放。所以,影院方面觉得自己也很无奈。至于广告公司代理的当地的广告,影院方面表示,目前量还很少。
有广告的大多是不错的电影
浙江时代院线的刘总对记者说,虽然现在不少影片都有映前广告,但是作为影院来说,并没有因此获得很多的收益。一些大片的贴片广告规定影院方面必须要播放。然而,从这些广告中获得的巨大利润,主要还是被制片方、发行公司拿走了。影院虽然播放了广告,但只能拿到一些放映费。
刘总说,影院的主要收入还是靠票房,广告收入只能占到很少的一部分,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做得最好的影院一年最多也就四五十万的广告收入,杭州的影院平均一年的广告收入只有二十万左右。
不少院线为了开拓业务,增加收入,也会让有意向的广告公司代理映前广告,比如时代院线的一部分广告就是由杭州的一家广告公司统一代理的,主要为当地的广告商服务。
但是刘总说,这一块带来的收入其实非常有限,广告商投放广告主要还是看影片的吸引力。如果是贺岁档、暑期档的影片广告商就比较愿意投,如果是一般的影片,广告商就不怎么有兴趣了。
杭州星光院线的相关人士透露,其实不是每部影片都有映前广告,对于影院来说,有广告的影片还是很有限的。一家影院一年大概放映150到200部影片,而真正能够在票房上出成绩的,也就三分之一,这其中能够让广告商大量投放广告的最多只有10部左右。
谁是电影院广告的忠实“粉丝”?
广告商之所以看中影院广告,主要是因为电影映前广告与其他广告传播方式不同,是在影院相对密闭的空间投放,在影片开始前,观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相对集中,所以传播效果格外好。加上大银幕中广告画面相对比较有质感,更容易让观众对相关品牌产生好感。
业内人士透露,投放电影广告的企业本身的实力比较雄厚,广告内容也大致包括手机、电脑、汽车、化妆品、乳制品等比较高端的产品,针对的人群也是有消费力的人群。因此,广告本身的制作成本就比较高,画面的效果,欣赏性也会比较好。
另外,有的消费者也认为,影院播放的广告中,有不少都是最新潮的产品。因此对年轻人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在电影开始之前看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时间不能太长。
官司悄然改变电影院广告
所以在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贴片广告、映前广告一律加在《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前,并在电影票面上标注放映时间前放映。
时代院线的刘总说,自从翠苑电影大世界2003年因广告成被告后,影院方面也考虑到了消费者的感受,所以现在时代旗下的影院,都改变了映前广告的播放时间,变成了在票面标注的播放时间之前开始播放广告,正片必须在票面标注的时间开始播放。同时,还要在影院的票房处或者检票口等地方,提前告知消费者在影片放映前会播放广告。
另外,影院对映前广告的播放时间也开始有所限制,一般控制在5至10分钟。而对于一些贺岁片、暑期档的影片,如果片方要求播放的映前广告时间实在太长,影院方面也会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对其中的一些广告片包括新片预告,进行删减。
影院提前播放广告后,许多观众都没有到位,即使之后入座了,也不能完整地看完广告,传播效果会打折扣。这些问题目前只能由广告商和影院协商,影院方面在消费者和广告商之间进行平衡。
记者也了解到,现在不少影院在与广告商签协议时,都会对播放广告的时间加以注明。比如UME影城,他们在和广告商签广告合同时,会在上面写明,广告都是在候场的时候播放,到了票面标注的影片播放时间,将不再播放。
当然,影院方面对广告商也有所考虑,为了让广告片尽量被更多的观众所看到,检票人员会提前5至10分钟开始检票,让早到的观众进场。
影院放广告是国际惯例
记者了解到,欧美不少国家的电影映前广告市场相当发达。比如,美国的电影院在放映两场电影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5到20分钟,在观众退席和入场之间放映的都是广告,而且播放的广告种类非常繁多,但是大多数都是电影预告片。
美国电影院的广告来源主要是两大类,一个是美国的电影公司,控制着全国2500家电影院,给电影院提供广告。另外各个电影院又有自己的自主权,他们在当地如果拉了很多广告,就可以不放电影公司给提供的广告,放自己拉来的广告,这样收入就归电影院自己所有。
不过,美国的观众也不是好惹的。据了解,在美国的电影院,电影拷贝本身是不附带广告的。美国的电影院也不会公示电影放映前会播放广告,但是观众拥有退票权,一旦有观众对电影院服务不满或者抱怨,即使已经观看完整部影片,电影院也会应观众要求立即办理退票。
法国的电影也有映前广告,但广告播出的时间、时长、内容,影片放映的时间都会详细公示,观众消费得非常明白,也没什么怨言。
影院广告是潜力股但需要规范管理
记者在采访时,杭州两大院线的负责人都同时提到了一个问题。目前,不少人都看好国内电影广告的发展,这对电影来说是个好事情。事实也证明了这点,2010年中国电影映前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2亿元,较2009年增长82.6%,预计到2012年有望达到9.4亿元,增速是互联网等新媒体广告的2至3倍。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个市场,影院都是各有各的规矩。目前,对电影市场能起到一定规范作用的只有《电影管理条例》,其中对电影广告这块并没有太多的涉及。
不过,随着电影广告方面的纠纷越来越多,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即将出台的《电影法》将取代现行的《电影管理条例》,从法律上对电影管理、审查、制片等各个方面起到规范作用。(来源: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