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9日讯
5月6日,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召开,义乌人像过年一样迎接这个日子。
此前的3月初,《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其中指出,国家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义乌市开展相关专项改革,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特别是拟推出的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改革事项,要优先放在义乌市先行试验。
这意味着在转变国际贸易发展方式上,义乌拥有了先行先试权。作为县级市的义乌,即将拥有整套设区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由此,义乌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新特区义乌,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之后的第十个“新特区”!
过去的30年,义乌人经历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发展,国务院的这一纸批复,又将给义乌带来什么?
我们试图为你还原一个真实义乌的前世今生;
为你勾勒出一个未来义乌的发展轮廓;
为你在这个新特区中寻找自己的坐标,提供一些参考。
义乌试点,从何而来
一部草根执笔的连续剧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54岁的义务商人吴明,看着刚刚开张的绵延数百米的国际商贸城第五区,看着楼顶高高挂着的“试点”横幅,讶然,而又平静。
身为这个小商品世界中的一员,他常常会产生错觉,当初用几块水泥板搭起来的小摊位,怎么能成就眼前奇迹般庞大的商城?
然而三十年来的经历,又让他已经习惯于接受这种变化。义乌人的一个个“白日梦”,就是在市场一次次易址、扩建中,渐渐落地。
这个庞大而繁盛的市场,没有特别的主角,没有特别的英雄。一个个草根出身的“吴明”,最终缔造了这部神话。
第一代市场(1978年~1984年)臭水河上建起小百货市场
1980年,吴明刚刚20出头。
改革开放前,义乌是浙江中部一个贫困的农业小县,人多地少,资源贫乏。
没什么事做,吴明就跟着父亲去北方养蜂。
义乌有“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70年代末,义乌稠城、廿三里两镇的农民就在马路两侧摆起了地摊,市场的种子开始萌芽。但吴明没觉得摆摊有多大前景。
1982年9月5日,在一条臭水河上架起水泥板,当成简易摊位,义乌第一代马路市场——湖清门小百货市场悄然开张。
1984年,市场成交额达2321万元。
第二代市场(1984年~1986年)“兴商建县”结出的硕果
1984年,从老家传来的各种消息,最终让吴明决定回家。
那一年,义乌喊出了“兴商建县”的口号,义乌市场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吴明和家里几兄妹一合计,也有了做生意的念头,他们在义乌开了一家小卖部。
那年12月6日,市场从湖清门迁到了新马路,改名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摊位编排有序,内含小百货、服装、尼龙袜和针织内衣等大类,开始出现划行归市管理的理念。
1985年,摊位增至2874个,成交额5000万元。
第三代市场(1986年~1992年)国内小商品批发市场老大
1990年代,吴明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还造起了新房。
吴明已经不开小卖部了,那时候服装生意最好,家里兄妹五个,除了大哥和小妹,都到市场里做服装生意。
1986年,市场第三次搬迁,由新马路移址城中路边。投资440万元,占地44000平方米,摊位数超5000个,当年市场成交额就突破亿元大关。
除了义乌人,还有来自温州、台州、绍兴和福建、江苏等外地客商进场设摊。
经两次扩建,1990年底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
1991年,市场成交额增至10.12亿元。
第四代市场(1992年~2002年)摘得“中国小商品城”金字招牌
1992年,市场第四次移址,扩建成了首个大型室内市场——篁园小商品市场。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批准义乌小商品市场更名为“中国小商品城”。
1995年11月,姊妹市场宾王服装市场建成开业。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交额猛增到184.68亿元。
头脑灵活的吴明又“改行”了。那时饰品生意风生水起,吴明把宾王市场的服装摊位出租,转而做饰品生意,年收入几十万,也买了汽车。
第五代市场(2002年至今)树立世界小商品市场新坐标
现在,吴明一家都在国际商贸城最繁华的区域做饰品买卖。
2002年10月,第五代市场正式投入营运,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是顺应国际化需求建造的现代化专业市场。一期共有商位7000余个,是我国最大的饰品、工艺、玩具、花类集散中心。
2011年5月5日,篁园服装市场、国际商贸城五区正式营业。
经过先后5次易址、10次扩建,如今义乌小商品市场群经营总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商位6.2万个,汇集了4202个种类、170多万种单品,市场成交额连续20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今日义乌
一季度,义乌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6.88亿美元,同比增长21.88%,其中出口6.19亿美元,同比增长19.67%,进口0.70亿美元,同比增长45.78%。
一季度,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90.41亿元,同比增长8.2%,与历年同期相比,这一数据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
截至今年4月30日,义乌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159103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40735户,各类企业18368户。
与世界上2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10年,临时入境境外客商突破4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9.70%;在义乌居住半年以上的境外客商达1.3万余人。
截止2010年底,有3008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代表处,占浙江省总数的二分之一强,位居全国县级首位。
2010年义乌海关监管集装箱出口57.6万个标箱,同比增长12.7%。
至2011年2月底,义乌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513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111.35亿元。目前,义乌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