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锅乡,援建现代化食用菌基地,带动百姓致富和就业。
娃哈哈在当地建起分公司,解决了部分当地百姓的就业问题。
浙江在线05月11日讯
要想尽快让灾区群众脱贫致富,产业援建需要快速铺开。
建设工业园区、打造绿色通道、帮助在川企业发展,在青川这片山峦叠嶂的大地上,浙江援建人员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以说,浙江对青川的援建,并不仅仅是造房子、建马路,而是要让一些不会被转移的企业扎根青川,“输血”的同时加大“造血”力度,让青川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川浙合作产业园援建中的大手笔
川浙合作产业园区。
广元青川——川浙合作产业园,确切地说,它并不在青川县境内,而是在广元市利州区,位于广元经济开发区袁家坝工业园内。
因为青川县是一个大山环抱的山区县,平地不多,缺乏发展大工业所必须的用地条件,因此,在两省领导协商后,决定在广元市内建一块“飞地”帮助青川发展工业。
沿着漂亮的柏油主干道,进入川浙合作产业园,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排排正在建设的厂房和柏油主干道两旁的行道树,和着已投产企业车间内机器运转的声音,一片崭新精致的工业园区,生机盎然。
来到第一家正式入驻园区的浙江企业——甬川钢结构有限公司大门口,两辆宁波牌照的越野车非常显眼。
厂区里,企业董事长毛彭军正戴着红色安全帽,和一线工人聊天。
毛彭军说,广元甬川钢结构有限公司的投资方是宁波华东物资城。2009年12月,该企业董事长竺保国应邀来到产业园内考察项目。
当时,川浙合作产业园已开园5个多月,但还没有一家企业入驻。但竺保国到园区看了现场后还是决定试一试。
毛彭军说:“说句实在话,商人不想赚钱那是假的。但当时决定是否投资时,公司并没考虑能够赚多少钱,而是想着用投入带动当地发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就在甬川钢构生产车间逐步建成的同时,周围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这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甬川钢构铸模车间内,正和毛彭军聊天的几个当地小伙子说,他们之前一直在外面打工。大地震发生后回到家乡,希望为家乡的重建出力,而来自浙江的企业刚好给了他们机会。
“虽然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现在能在家门口劳动赚钱,收入不比在外面少,还能照顾家人,真的很好。”
30亿资金投入,没有一家高污染企业
而同样已经入驻园区的能士智能港四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响应浙江援建青川的号召,他们这家主要从事LED显示屏、光纤、通信设备等产品的宁波民企来到广元投资兴业,现在招工的对象主要是面向青川的灾民,形势良好,等全部项目投产之后,可以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
广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罗成甲说,当初浙江援建该产业园时候投资了2亿元,现在已经撬动了近30亿的社会资金投入。
而目前已经进驻川浙合作产业园区的18家企业中,有12家是来自浙江的企业,其中大部分都是生产智能产品、发展新能源的高科技企业,没有一家高污染企业。
“这些企业的到来,有效解决了当地劳动力的去向,也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都是拥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企业。感谢浙江给我们带来这些不会被转移的产业。”
修路建棚,扶持当地农业企业
除了向青川转移产业,浙江省援建指挥部对青川本地已经存在的企业同样十分重视,为他们恢复元气,发展前进出了很大的力气。
三锅乡地势较为平坦,是青川县内农业条件较好的一个乡,当地的黑木耳、香菇、竹荪等“山珍”资源非常丰富。
但以前,由于道路不畅通,在这里发展的农业企业不多。三锅乡村民的主要收入,靠外出打工和种植谷物,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
浙江援建人员对当地进行考察后,提出发展大棚蔬菜经济,盖好大棚种植香菇等物种。
三锅乡最大的一家农产品企业,来自福建四川唯鸿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三锅乡原来的公路不好,企业产品物流运作非常困难,地震发生后,路就更难走了。”
但是浙江的援建人员用最快的速度修通了道路,并根据当地农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建造了排水渠、蔬菜大棚等基础设施。
“虽然我们不是浙江的企业,但浙江的援建队伍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扶持,公路通畅后,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效益,产品甚至远销韩国。这也间接地帮助了当地的村民。”公司负责人说。
在三锅乡民兴村当了12年村支书的张廷全说,“当时建大棚时,有的村民不理解,但现在大家都很支持。我们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5000至8000元,比以前差不多翻了一倍。现在村里很多人都不外出打工了,而是在村里的香菇加工厂里上班。”
张廷全说,在这些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后,当地至少有1500人受益。
“一乡一品”模式植入青川基因
而解决了生产端的难题后,浙江产业援建还在销售端动起了脑筋。
早在2008年8月初,浙江省农都集团就和青川县的龙头农产品企业川珍实业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为青川的农产品和药材进入浙江开辟了绿色通道。
川珍实业公司董事长左万军说:“地震中公司累计损失达4000多万元,但震后短短半年内,在浙江的产业援建优惠政策和援建资金注入下,公司恢复了元气。”
在产业援建过程中,浙江援建者在马鹿乡,帮助建成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鸡苗生产基地;在七佛乡,完成种植加工基地;在楼子乡,完成袋料香菇生产基地;在红光乡,建立长毛兔养殖基地,全乡已建兔笼20000孔……浙江投资1亿元,实施了100个农业产业项目、建设100个特色产业基地。
浙江省援建指挥部综合处处长顾承甫说,在援建过程中,指挥部一直为青川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考虑,根据不同乡镇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扶持。浙江的“一乡一品”等发展模式都被植入到青川经济发展之中。
产业领跑、发展起跳,浙江援建不仅是真金白银的巨资投入,更是把灾区带入以提升发展能力为重点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