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生态市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我市重要工作之一。记者昨日从市区园林部门获悉,今年上半年,市区已经建成绿地面积133900平方米,总投入2557万元。图为位于台州经济开发区的市民广场。杨 辉摄
浙江在线05月19日讯
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要点摘录:
深化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完善生态建设机制,提高生态环境管理能力。
-背景资料:
全市水、大气、声等环境质量基本维持稳定,局部区域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改善。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积极展开,医化、电镀、造纸、印染、食品、固废拆解六大重污染行业实施了规范化整治,河道疏浚、畜禽养殖场治理等农村环境保护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多城同创”活动使得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控制,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设立专项基金,每年定期开展长潭水库库区生态补偿,饮用水源保护得到加强,解决了218.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大力推进增绿、截污、供水、路网、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与地下设施建设。2009年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量提高到46万吨。温岭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运,各县(市、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建设投用,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00多个,全市91%的行政村实行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目标展望:
深化治污力度
实施生态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走生态立市之路,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对优化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目标——
一方面,落实规划环评制度,深入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全面实施主要河网的污染防治规划和主要河道的整治修复。实施清洁空气行动,基本消除化工恶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有效控制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强化城市噪声治理与核辐射安全管理。扎实推进土壤修复工程,加快推进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湿地、滩涂、重要海域、海岛的生态修复工程。
另一方面,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及配套管网工程、工业园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自动站建设,完善重点污染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使用,逐步推进城市、工业园区的大气监测系统建设。做好湿地和沿海港湾、滩涂的保护性开发。扎实推进“森林台州”建设。
-专家访谈:
夯实环境安全基石
——访市环科院院长陈海棠
陈海棠说,在“十二五”期间,环保部门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解决突出生态环保问题为重点,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着力保障区域环境安全,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建立完善生态环保机制,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陈海棠表示,“十二五”期间,环保部门将重点围绕以下几大任务开展工作:
首先,在工业方面严把环境准入关,按环保优化经济发展的总思路,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要求,大力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构建环境监测监控、环境执法与应急保障、环境信息保障、环境科技支撑、环境宣教体系五大体系,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夯实保障环境安全的基石。
其次,在乡村一级,以“清洁家园,和谐乡村”行动为契机,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积极开展农村工业源治理,努力打造台州美丽乡村。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加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再次,把保护水质与控制污染相结合。重点保护长潭水库水质安全,全面加强全市2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重点整治市区河道和化工恶臭,深入开展水、大气、土壤、噪声、辐射等污染防治,深化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整治。同时,拓展和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完善污染物减排综合机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总量约束、质量指导”的减排模式,逐步实现从单纯注重总量削减向总量削减与质量提升相结合转变,从单一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从工业、生活污染削减向工业、农业和生活全面污染削减转变。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要点摘录:
强化节能降耗,控制污染物排放。
-背景资料:
“十一五”时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从0.632吨标煤下降到0.505吨标煤,下降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7.3%、1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50%提高到7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87%提高到97%。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从59%提高到92%。
-目标展望:
淘汰落后产能
严控毒源排放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突出抓好高耗能工业行业和企业节能,深化能源管理、节能技术应用推广,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抓好建筑节能,继续推进交通、物流等领域节能,进一步降低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
扎实做好减排工作,确保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排放量持续下降,完成减排目标任务。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重点做好市控以上和重点污染源一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工作。
-部门访谈:
健全能耗监管体系
淘汰高耗能项目
——访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叶国敏
节能降耗是我市在“十二五”期间落实节约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低耗高产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特征。台州经济转型升级就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因此,从这方面讲,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做好了,转型升级就成功了。
叶国敏认为,健全监管体系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抓手。第一是健全考核体系。在继续完善单位GDP能耗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配套出台相应的考核细则,对节能工作完成情况好的地区和企业进行通报表扬,并从政策上或项目资金上给予扶持;制订和落实市级部门节能目标考核指标,同时加强对乡镇(街道)、重点用能企业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行奖优罚劣。
有了考核体系,还须配套的执法体系。加强节能执法队伍建设,建立执法信息平台,规范节能执法程序,强化节能执法监管,形成依法节能的新局面。重点检查落后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淘汰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落实情况、能源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和节能责任制目标落实情况,并将节能执法范围延伸到商场、宾馆等场所,做到“内容有重点,范围有突破”。
“同时,健全能评体系和信息报送系统。”叶国敏说。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把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关,实施新增高耗能项目等量淘汰制度,建立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完整、科学的能源利用统计制度,严格执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月报制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点摘录: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建设社会资源循环体系。
-背景资料:
“十一五”期间,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三个台州”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保持较好水平,为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投入、低消费、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在许多地方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树立起来,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注重加强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54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22.4%。
-目标展望:
构建循环产业链
倡导绿色消费观
积极推广企业内部循环、区域产业循环、社会资源循环三种模式,全面推进生产、流通、消费散打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有序拓展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核心区)、沿海产业带(主攻区)、市域(覆盖区)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企业、项目,构建工业循环性产业链。依法实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大力发展生态物流业、生态商贸业、生态旅游业,推动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实施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进一步制订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政策,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机制。加快建立社会资源回收、分类、利用网络,初步建立废金属、废塑料、废家电、废汽车、废电池、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七废旧”回收利用体系。积极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鼓励使用节能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
-部门访谈:
树清洁生产理念
发展大循环经济
——访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叶国敏
“清洁生产是推进台州经济循环发展的主要抓手。”叶国敏说。因此,“十二五”期间仍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按照审查工作常态化、制订方案规范化、培训工作普及化的总体思路,坚持自愿审查与强制审查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行企业清洁生产。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宣传力度,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税收优惠资格认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性,拓宽全市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抓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工作。
同时,积极推进新能源建设。做好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大力推广风力发电、高效节电照明灯、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潮汐能等新能源项目,发展低碳经济。
叶国敏还谈到,我市目前的循环经济大多是企业内部小循环,大产业循环还没有真正搞起来。所谓大循环,就是甲家企业生产废弃物能被乙家企业回收利用,乙家企业生产废弃物能被丙家企业回收利用,丙家企业生产废弃物又能被甲家企业回收利用,或者最后因无利用价值再排放。“我市只有再生金属拆解园区在循环经济方面做得比较好。”叶国敏表示,循环经济工作还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