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寻访记忆里汹涌的改革浪花
“红色寻访”第一个居委会和包产到户浙江第一村
狄家村前,寻访团成员和当年的改革亲历者徐预群合影。

   浙江在线06月02日讯 浙报集团与浙江大学联手启动“饮水思源”红色寻访大型活动。上周,“红色寻访团”杭州小分队、湖州小分队的队员们陆续来到一个个值得纪念的寻访点。

  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迈出浙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步的小山村……队员们在这里寻找当年的亲历者,与他们一起回忆风起云涌的改革浪花,一道感触时代脉搏。

  寻访地:

  杭州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

  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人力车夫当主任

  杭州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是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1949年10月23日晚上,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的250多名居民代表辖区的2250户居民,在西牌楼小学会堂,投票选举产生了17名居民委员会委员,成立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

  谁会想到

  人力车夫会当居委会主任

  刚走进这个园林式居委会,寻访队员还有些不习惯,这里有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与一般的社区办公场所大不一样。

  居委会盛副主任介绍,这里既是居委会,也是中国社区建设史料展示中心,由清光绪年间兵部侍郎朱智故居改建而成。“难怪这里的办公场地这么有江南味道。”寻访队员张杨赞叹。

  “谁会想到,我这个人力车夫会当居民委员会主任呢。”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首任主任、已87岁的陈福林对前来寻访的队员说。

  公布选举结果时

  居民们都有一种自豪感

  陈福林的叙述,把大家带到了6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1949年5月初,杭州刚解放,陈福林还是一个人力车夫,他24岁,血气方刚,有的是力气。后来,他在浙江省实业厅棉种保管委员会下属的杭州棉种翻晒组当上了组长。

  10月中旬的一天上午,陈福林正在翻晒棉种,棉种保管委员会的赵主任过来跟他说:“国家要你去干革命,是群众提名叫你去的。”从家到选举的西牌楼小学只有四五分钟的路程,陈福林走进小学会堂时,里面已有百来号人了。

  晚7时半,250多位居民代表基本上到齐了。上城区区长田奎荣对居民代表们说:取消保甲制,成立居委会,就是要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基层组织。

  一张张选票发到居民代表手中,21名候选人由群众推选产生,要从中选出17名委员。投票结束当场进行唱票,陈福林得票最多,有220多票;其次是上海法政学校毕业的陈道彰,208票。

  公布选举结果时,居民们都有一种自豪感,过去的保长、甲长都是上面指定的,从来没有由老百姓公开选举。

  现今社区建设展示厅

  已用上4D技术

  陈福林介绍完后,和大家一起参观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在一楼展厅,主办方采用图板、通柜、展台等形式介绍了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创建与发展。在二楼4D影院,展示中心把陈福林当选居委会主任的故事,用4D科技再现在观众面前。

  寻访队员随后参观了和谐墙、现代打更人雕塑、毛主席视察小营巷雕塑等景观,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之行让队员们对我国居委会制度有了崭新的认识。

  寻访地:

  湖州长兴狄家村

  当年没油吃的穷山村迈出“包产到户”第一步

  1979年,湖州长兴狄家村还是当地长城公社的第二生产队。在那个秋收大旱的年份,西笤溪南岸的165口人偷偷进行了分田到户的尝试。没想到他们偷偷地跨出的这一步,成了浙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尝试的第一步。

  生产队长拍板决定实行包产到户

  有些浑浊的西苕溪上,常常有半个船身吃在水下的铁皮货轮,拖着慵懒的喇叭声往来。

  离苕溪码头仅几步之遥,在狄家村村委会大楼里,寻访团的队员们见到了“包产到户”的推动者——那时狄家生产二队队长徐预群。

  带着庄稼人特有的黝黑色皮肤和朴实而简单的话语,徐预群将大家领回到了1979年的秋天。

  当时,由于连续寒冷和干旱,生产二队地里的油菜秧长势差,死的死,蔫的蔫,36亩油菜地一半欠收。

  “完不成国家任务不说,全队的乡亲没油吃可怎么办?”蹲在油菜地埂上抽完闷烟,徐预群在晚上把全队30多户农民代表叫到了队里仓库前的空地,宣布实行分田到户。

  在当时看来要被杀头的这一举动,却得到了时任长城公社党委书记宋忠孝的力挺。

  “有些倔”的公社老书记力挺改革

  “当时我听了汇报,觉得挺在理,就拍了板!”提起那段往事,已78岁高龄的宋忠孝老人精神抖擞。

  宋忠孝清楚地记得,在1980年长兴县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公社书记大会上,他作了一篇题为《联产到劳‘包干到户’极大地服务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发言。“小宋你在搞什么,几十年的努力就这样被你弄光了?”刚念到一半,主席台上的县委副书记不客气地打断了他,会议也不欢而散。

  正在大家纷纷议论宋忠孝会不会因此下马的时候,宋忠孝却更加坚持自己的决定,“农民饱了就是硬道理,要继续弄下去!”

  如今狄家已是排得上的富裕村

  徐预群的尝试,宋忠孝的力挺,狄家的改革最终结出了沉甸甸的油菜籽。

  档案馆记载的数字显示,从1979年冬种开始,狄家实行“联产到劳”责任制。第一季40亩油菜,包产150斤,实收177斤,比上年每亩增产57斤,总产翻一番,承包的26户社员,超产22户……

  而亲身经历了1979年风波的徐小勤如今已经当上了狄家行政村的村支书,他告诉来访的浙大学子,整个狄家人都从心底里感谢当年的那场改革。

  目前,狄家人均收入达到13500多元,全村将近一半的人在湖州市区、长兴县城买了房子。

  “改革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打造了狄家人的胆识,近几十年来,村里人一直坚持着自力更生和创新创业,使得我们村成为了长兴县排得上的‘富裕村’。”徐小勤说。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浙江在线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红色寻访”绍兴小分队 寻访俞秀松故居
·“饮水思源”红色寻访 走进金华义乌
·外交部原副部长为何一半骨灰埋家乡
·“红色寻访团”衢州小分队行至衢江、开化
·“饮水思源”红色寻访 走进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