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参观海正药业时,甘连法取了一些处理过的水,看了一眼又尝了一口说道:“这水没什么颜色和异味,就是有一点点咸。” 记者 陶 宇 摄
浙江在线06月03日讯
昨天,陶勤俭第一次走进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一家在阴雨天气里,他和邻居经常会讨论到的医化企业的厂区。
海正药业“公众媒体开放日”受邀的有来自于椒江开元、岭南、百姓、枫南、景元等11个社区的代表,近30人。陶勤俭是其中的一位。当天,他代表椒江景元小区的住户参观了“海正”的厂房和环保设备。据了解,这些受邀代表此行的目的很清楚:“海正”的环保设备到底怎么样?在阴雨天气里闻到的臭味,是不是都是来自海正药业?
而海正药业举办这样的活动,目的也很清楚:想让住在附近小区的居民知道,为了环保,“海正”为此一直在努力,现在是,以后也是。
海正药业的环保越来越好
2005年,就在陶勤俭准备买景元小区的房子的时候,有朋友劝他:这里的房子还是别买了,离外沙、岩头这么近,对身体不太好。
考虑到别的因素,最终他还是买下了,但他的忧虑并未消失。特别是在大雾天气或是阴雨天气,他的忧虑就更加大了。随风吹来的味道,让他只能紧闭房门窗门。
为了这件事,小区的住户会经常围在一起讨论。“而大家谈论时,少不了要提及‘海正’。”陶勤俭说。
事实上,陶勤俭自己也清楚,他所闻到的味道,并不只是因为“海正”。“但企业大了,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首先会点出你的名字。”
而这也正是“海正”的无奈。这家成立于1956年、最早做樟脑丸的企业,现在正一步一步跻身国内著名医化企业行列,这在大部分台州人的心目中,已是一个传奇。
海正药业身处的是一个年销售收入达到七八十亿元的庞大化工园区。作为园区里最大的医化企业,海正药业似乎逃脱不掉被大家经常拿出来讨论的命运,特别是在恶臭袭城的时候。
但事实上,海正药业的排放是达到国家标准的,甚至低于国家的标准。
用市环保局的话来说,即使园区里的企业全部做到达标排污,所排放的污染总量仍然是惊人的。因此难闻的味道依然存在。
加上昨天去“海正”,省人大代表甘连法几经去过十几次了。用他的话来说,海正药业的环保一次次地在变好。
在参观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口时,甘连法取了一量筒的水,直接尝了起来。“这水没有异味,就是有点咸。”甘连法说。
“海正”的技术人员说,这个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可以处理3000吨的污水,而现在需要处理的仅是1000吨。
海正药业董事、副总裁包如胜说,在最近的5年,海正药业用于“三废”处理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了3亿多元。从2008年一直到2010年,连续3年,海正药业被环保部门评为“废气净化整治良好企业。”
为了环保,
海正药业其实一直在努力
在参观海正药业的厂区之前,陶勤俭并不知道,海正药业在环保上的投入有这么大。
座谈会上,有人提出,“海正”这几年在环保上的投入这么多,大家都不知道,问题在于没有沟通,“做了什么都不说。”
用包如胜的话来说,海正药业其实一直在努力,“努力地改进环保设施。”
今年,海正药业实施的环境深化整治绿色计划总投资1.5亿多元,包括产品结构调整、装备水平提升和末端治理设施改进,共涉及15个项目,包括投资500万元的岩头合成车间新建废气处理管路设计已接近尾声。3月,岩头污水车间耐腐蚀材料密闭改造完成。4月底,108车间发酵废气处理设施改造工程完工。
包如胜说,这还远远不够。
“虽然海正药业的排放达标了,但是现在按照国家的排放标准来算,排放物对人体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希望海正能够做到‘零’排放。”说完,陶勤俭自己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