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5日讯
在这里,出过共青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烈士。
在这里,出过曾八次上书党中央,为“包产到户”奔走呼号的老斗士陈新宇。
在这里,还出过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创造了专门将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典范,并一直不断创新、保持活力至今的“枫桥经验”。
在这片充满创新、锐气、开一方先河的热土上,寻访团成员听不完,问不够。
浙报集团、浙大联手启动的“饮水思源”红色寻访新闻行动组,日前走进绍兴诸暨。
-一次寻访
烈士俞秀松:锐气逼人的青年斗士
对浙大经济学院大二生曾涵、诸暨耀江开元大酒店团支部书记韩斌等红色寻访团大多数成员来说,这还是第一次走进俞秀松故居。这是一座怎么样的红色圣地?俞秀松,又会以何种精神感染他们?对于年轻队员们而言,这是一次充满好奇的红色寻访。
让队员们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在这位早已离去的烈士身上,大家竟寻到同自己这个年龄段类似的青春亮色。当年的俞秀松,已是一个出色的革命斗士。
俞秀松故居,位于诸暨次坞镇村,这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四合院,经过160多年风雨洗刷,如今已显破败。院子里,种了花草。一株桂花树,正长得茂盛。
一楼大厅里,陈列着俞秀松烈士的事迹。大家驻足,细细观看,听着俞秀松侄子的讲解。渐渐地,烈士的形象清晰起来。
俞秀松,他是一个锐利的斗士,他生长于诸暨,流淌着诸暨人的血液,有着这方水土的特有性格。
年少时,他从这座老屋走出,走向了革命。1919年初,他最后一次回家,留下一句话:“我要等到大家有饭吃,等到讨饭佬有饭吃时,再回来。你要相信,这一天会到来的。”从此,至死再未回家。
五四运动时,他还是杭州青年运动的领袖。他创办了一份《浙江新潮》,这是浙江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最终遭军阀封杀。几十年后,我们在他故居看到,当年他撰写的发刊词,这篇挑战旧思想的檄文,读来锐气逼人,振聋发聩。
在以往印象里,提到共青团,总会想起陈独秀,却不知,共青团第一任书记,是俞秀松。
原来,早在1920年6月,俞秀松就与陈独秀、李达、李汉俊等,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参与《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工作。
1922年4月,他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任书记,并到绍兴指导团工作。9月,任团中央书记。
年仅23岁的俞秀松,做了第一任团中央书记,这让我感到振奋。如今的我们,正值他当年的年龄,应该怎么样向他学习?我们陷入了沉思。
即使是在狱中,俞秀松也是个锐气的战士。1937年12月10日,俞秀松被陷害,含冤入狱。狱中,他是这样说的: “真理只有一条,事实是改变不了的。我们的事业,一定要胜利。”
1939年2月21日,他被判死刑,并当天执行枪决,时年仅40岁。
从故居出来,已是傍晚。夕阳西下,回望这座老屋时,我们分明感觉到,它的周围,依然弥漫着一种锐气,青年的锐气,烈士的锐气。
-一场对话
“单干理论家”陈新宇:我是一粒铜豌豆
陈新宇,今年88岁高龄,是被毛泽东点过名的“单干理论家”。他曾8次上书党中央,为“包产到户”呼号;也曾7次被炒家,140多次被批斗;他怕连累他人,终身未娶,晚年孑然一身。
红色寻访团队员来到新昌,在一条小弄堂里寻访到陈老。让队员们最感兴趣的是,在当年那个环境下,陈新宇如此“开天下之先”的信念从何而来?诸暨枫桥派出所团支部书记张琼、诸暨耀江开元大酒店团支部书记韩斌、 浙大人文学院大三学生尤帆等成员参与了对话。
问:你8次上书党中央,为“包产到户”呼号,当时背景怎样?
陈:1961年间, “大跃进”后,农村形势严重,新昌一半以上农民自发搞包产到户,而县里奉命强制“纠正”,认为走了资本主义道路。群众不服,发生冲突。
我要弄个明白,就挨家挨户查访,又对整个大队的过去和当前生产生活状况进行深入了解,认识到,农村惟一出路就是“包产到户”。为此我写了两篇文章,即《当前农村阶级分析问题》和《关于包产到户问题》。为让中央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支持农民实行包产到户,我把文章各抄写几份,分别寄给党中央、人民日报社和中共新昌县委。就这样,一共寄了8次。
问:为什么要寄8次呢?是什么让你如此坚持?
陈:通过大量农民调研,我认定“包产到户”是唯一出路,要坚持,但他们不信。我是很倔很直的人。
问:为这事,你终身未娶?
陈:我担心文章会牵连别人,就决定从那天起疏远亲友,终身不娶。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至今无妻儿无兄妹,只与一保姆生活。
问:后悔过吗,追求真理整整20年,牺牲了爱情、婚姻、青春和幸福生活?
陈:有什么后悔的?什么事都有正反面,我一直这么看,什么都坦然。
问:晚年生活怎样?
陈:很平静。每天就看报看书。晚年得过4次脑梗塞,患椎间盘突出,大脑开始萎缩了,记忆有些不行,走路也走不大动了,但眼睛和耳朵还是很好的。我刚给档案馆捐了880本书,还有一批留着,我还要看。
问:让你自比,会比作什么?
陈:一粒铜豌豆吧。这么多年,经历了太多苦难,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但还是挺过来了。
问:现在还关心农村问题吗?
陈:“三农”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农民问题。如果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现在我最关心的,还是农村的教育和医疗问题。
-一次亲历
体验“枫桥经验”跟老魏一起当“老娘舅”
红色寻访团队员日前来到诸暨市枫桥镇,寻访“枫桥经验”。
枫桥派出所推行的警务室能让“矛盾不出村”,队员们听了很有兴趣。于是,来自浙大的曾涵、尤帆同学就做起了“片警”,想看看民警们是怎样化解群众矛盾的。
一大早,来到新泽湖村,这里5月份刚成立警务室。负责的民警是老魏,今年58岁,个子不高,体型微胖,给人一种踏实勤恳的感觉。
警务室就设在村委大楼一楼,有两间办公室,总共150多方,接待来访群众。
老魏介绍,警务室自成立以来,共接收报案25起左右,正式受案13起,成功调解12起。
没多久,老魏的电话响了。他说了句“马上过来”,就挂了。原来,有一起家庭纠纷找他调解。
他二话没说,就要出门。于是,我们跟着他,一起前往,一探究竟。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几天前,村里这户人家的上门女婿为了点小事与岳父吵架,还把岳父打了。当时经过警务室调解,矛盾已平息。
可没过几天,女婿再次打了岳父,且砸了家里日用品。所以,老魏要再次前往协调。
了解事情原委后,老魏果断抓住主要矛盾,先做那名女婿的思想工作。
老魏先是像朋友一样,与那名女婿拉拉家常,以一种平等姿态进行交流,取得了信任。再给那名女婿讲道理,“不管怎么样,丈人就是丈人,是长辈,你怎么能打他呢?……”
聊了半个多小时,女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当面向岳父赔礼道歉,并写了检讨书。
就这样,老魏化解了这起家庭纠纷。虽然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就像老魏说的“小事不解决,大事就出来”,要将矛盾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让事态控制在村级范围内。
老魏说,这也就是“枫桥经验”的精髓,也是“枫桥经验”在新时期的典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