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与浙江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联合发布
110警情平台
今天高考。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警方连续破获了45起涉及高考的贩卖作弊器材、考试诈骗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2人。记者 杨丽
昨天,公安部公布了三起发生在高考前夕的案件。
案件一:
5月17日,吉林省公安厅抓获非法销售高考作弊器材团伙犯罪嫌疑人杨某、赵某、金某。据其供述,3人分工合作,分别负责通过QQ聊天工具介绍高考作弊器材、与购买者见面交易、提供作弊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
案件二:
5月28日,吉林省公安厅抓获网名为“领航高考”的人,其在网上叫卖出售高考作弊器材。公安机关在德惠市一出租屋内将李某和其子抓获。据2人供述,他们利用互联网已销售高考作弊器材3套。李某父子已被治安拘留。
案件三:
6月4日,厦门市公安局抓获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贩卖高考试题、作弊器材等违法信息进行诈骗的钱某父子2人,现场缴获作案用笔记本3台、手机3部、现金1500元。据犯罪嫌疑人供述,他们利用发布虚假贩卖高考试题等方式进行诈骗,作案10余起。
警方预警
昨天,浙江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发布预警。
警方说,从历年受理的高考类诈骗案件来看,高考诈骗一般在三个时间段:
1.全国统考前夕。这时,骗子自称可以提供试题、答案和传递答案的手段等进行诈骗;
2.录取中。骗子自称有“熟人”关系,花钱可以上好大学、好专业等进行诈骗;
3.录取结束后。骗子以“学校未能招满而实行计划外补招”等名义骗取钱财。
高考骗局有6种:
1.出售考题、答案。通过手机短消息或网络,向考生或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出售作弊器材等虚假信息;
2.混淆教育形式蒙骗。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家长花钱拿到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
3.冒充高校人员行骗。骗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4.声称“低分高录”哄骗。骗子声称自己有办法让不够第一批本科线的考生录取到第一批本科院校,只有专科分数线的录取到本科专业,从考生手里骗取大量钱财;
5.谎称“内部指标”、“小计划”诱骗。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当家长给定金后,骗子卷款逃之夭夭;
6.以“计划外补招”为幌子行骗。一些骗子利用一些学校发放的补招信息,误导家长,声称计划外补招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
教育部提示
昨天,国家教育部也郑重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购买、使用非法生产、销售的各种所谓“高科技考试作弊器材”,不要相信网上出售所谓“高考试题、答案”,以免上当受骗。对高考作弊行为,将“出重拳”予以坚决打击,对严重违规者一旦查实,不但取消今年考试或录取资格,还将予以取消下年度考试资格等处理,并记入考生诚信档案,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正告那些出售虚假高考试题、答案,以及企图组织团伙舞弊的违法分子,不要心存侥幸、以身试法,否则终将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