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0日讯
说温州人是最会钻研的商人,恐怕不会有太多反对意见。温州老板让人眼花缭乱的创业故事,常常与他们的吃苦精神和赚钱能力比翼齐飞。改革开放初期,敢为天下先和吃苦肯干,让温州老板迅速实现了富裕,同时也获得了普遍性的评价:闯劲有余,文化素质不高。
“温州老板普遍动手能力很强。”温州市委党校朱康说,当年风靡一时的防风打火机,就是温州老板从日本买回家后,自己琢磨仿制出来的,尽管售价比进口便宜一半,仍然赚翻了。
越来越多的温州老板挤出应酬时间来学习
当年带领全行业应对反倾销“洋官司”的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通过国际化的历练,扩大了眼界和心胸。他觉得,时移世易,“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不再是最高褒奖,温州商人要力图改变整个群体给人的文化层次不高的印象。
经过近些年的充电学习和对市场经济的摸索,这位当年仅初中毕业的老板,如今已拥有了经济师的专业技术资格,还入围成为温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申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春潮,也是酷爱钻研科技的老板。尽管其公司拥有100多名科研人员,但主持过两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的他,一直都是公司科研的“第一主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十余年,蔡春潮说:“过去,别人往往用‘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来比喻温州老板的吃苦精神,现在,越来越多的温州老板挤出应酬时间来学习。”
“浙商注重学习,对他们来说,不论身份高低,不管年龄大小,后天的继续学习始终伴随着他们经商的全过程。”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王曙光说,浙商注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再造自己,应对竞争。因此,许多浙商的第一学历可能很低,但他们的经商和管理能力,绝不亚于MBA高材生。
迫不及待地走进大学从理论上提高自己
近年来,浙江商人特别是一些青年企业家,对学习层次有了更高要求,他们不再沿用原始的学习方法,迫不及待地走进大学,从理论上提高自己,使自己的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更理性地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浙江大学EMBA中心就读过的学员中,温商占了10%以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晋川老师记得,由他担任班主任的浙江大学现代企业家经理人A158班结业时,学员请他概括“浙商”的概念。史老师说,浙商在企业艰苦创业初期,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事业有成后,则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看黑板”。成功的商人拥有积极向上、自我充电的动力;热爱学习的企业家们将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学习更成为浙江企业党建的常态。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通过举办“学习周”、开展“学习示范岗”、“学习型班组”等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企业。在廉政文化建设上,针对后勤、供应等“权力较大”部门适时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党员职工素质有效提升,10年来未出现过党员违纪违规事件。
温州市更是突出民企党建,以“方法创新”深化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创新学习方法,突出“学习强企”理念,注重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与促进生产经营、企业党员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以“民营企业文化节”为载体,深化创学活动,增强民企凝聚力和发展力。据初步统计,温州民营企业自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以来,专利申报数量明显增多,去年1—11月份,三项专利申请10505件,专家授权达到9668件,同比增长30%以上。
相关新闻:
阿里巴巴开的学堂是吸引人才的法宝
阿里巴巴集团党委是个年轻的党组织,上千名党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党组织,用不竭的创造力,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出一次又一次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新亮点。
阿里巴巴,她独特的文化氛围深入人心。
“阿里党校”所聘请的专家,都是来自如中欧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的一线的教授、专家、学者。
学员们通过与这些教授一起进行一些战略上的探讨与交流,拓展自己的思路,更好地做出战略决策。
在人才成长和人力资源定位上,著名的战争电视连续剧《历史的天空》,就成为很好的教材;而对于建立诚信体系,胸怀天下的感悟,则《乔家大院》在阿里巴巴带来一阵学习和讨论的热潮。
“阿里夜谈”话题丰富多彩,如插花、音乐欣赏、拉丁舞、社交礼仪等等。
每当夜幕降临,“阿里夜谈”让整个公司变成了一个大学校,处处生机盎然、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