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6月15日讯(见习记者吴孟婕 通讯员周炜) 今天傍晚,摄像机、话筒、打光灯等专业设备被抬进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一间电化教室。并非有什么“大人物”要来,“上镜”的是几十位普通学生和一位老师的课堂互动实景。
《茶文化与茶健康》、《食品安全与营养》……很快,一批由浙大名师讲授的通识课程将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开放。从上周开始,登录浙大开放课程网页http://ocw.zju.edu.cn/cn/default.html,你已经可以看到《孔子与论语》、《世界文学名著导读》、《当代中国社会建设》3门课的完整课程录像,体验方便快捷的学习乐趣。
在浙江大学副校长来茂德的设想中,网络课程要成为强化学习的助推器。“在手机3G技术、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大量面世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促进效率和自主能力的提高。”正因如此,这次亮相的是一个传统网络课程、开放课程、移动学习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知识的单向传播之余,更重互动,重质量。
去年下半年,浙大本科生院开始着手网上公开课的遴选、制作和网络平台建设。什么样的课有资格接受社会的“检验”?用浙大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陈劲的话说,就是“课程好、老师好”——深度优先,学理先行,适应面宽,形式活泼。
“单纯的课堂学习,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黑箱’,无论喜欢与否都要接受,而网络课程就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在这个世界里,优秀的资源会受到更多人的青睐,这对老师提高教学水平也是一种促进。”
这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浙大提出的理念是:让教学回归最传统、最本源的“苏格拉底式对话”,即采用朴素的对谈方式,澄清观念和思想,使课题越辩越清晰。在开放课程的推动下,“传道授业”和“答疑解惑”在课堂上生动地结合在一起,课程介绍、教纲教案、问题集锦在网站上一览无余。
更令人期待的,是开放的高等教育资源对社会文化和公众理念的巨大影响。
此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公开课已经在网上“风生水起”。“真正一流的大学已开始关注知识在人类社会的共享。”讲授《孔子与论语》的浙大人文学院教授董平说,“当知识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得更远,那么它的社会效应就呈几何级数增长了。”
“像在讲述一个侦探故事,带你一步步深入艺术考古的世界,去理解西方人是如何认识中国文物的。”这是一位看过《西方学界的中国艺术史》课程视频的同学的感慨。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来自哈佛大学的中国艺术史学博士孟絜予,这也是目前网络开放课中唯一一张外国面孔。起初,孟絜予对自己的中文水平不太有信心,因此他在上课时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学生的阐述向公众传达知识点,而我则是课堂上的导演。”
相比之下,张德明对于在网上“亮相”则显得自信多了,他开设的《世界文学名著导读》是学校的核心课程,教案是经过“国际评审”流程的5次修订形成的。“网络课堂是一个趋势,让弥散的知识经过组织后变得有序,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冰冷的教育“热”起来了,“活”起来了,但要“活”得深入人心,“活”得摇曳多姿,这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在计划中,浙大下一步将陆续完成30门通识核心课程的制作,逐步实现对所有学科门类的全覆盖,著名学者、文化名人的讲座录像也将在未来与公众见面。
建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每一位教育者的人文情怀,而当“象牙塔”里的知识走上“十字街头”,无疑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感受到大学课堂的魅力。
老师的课上得有多好?文字是道不尽的。现在,点开视频,捧一碗言之有物的“心灵鸡汤”,那其中的温暖充盈,在口也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