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不朽的东海精神:为老百姓着想,社会就好管理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在线06月22日讯 兰溪人民至今记得杨东海。几年前,他曾经工作过的陈家井村已划入云山街道,云山人因此多了份自豪,更多了一份责任。

  云山街道下辖10个社区、24个行政村,总人口近10万。近几年,云山街道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31.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1.5亿元,税收从8751万元增长到6.39亿元;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了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杨梅、葡萄等六大特色效益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4640元提高到2010年的7563元,并于2009年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城市建设有了新突破,社会事业和谐推进。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所以能取得丰硕成果,既需要党员干部的奋勇争先,也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需要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近年来,云山街道正是通过社会管理的创新,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把加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人民服务上,拉近了干群距离,增强了居民归属感,形成了共谋发展、共创新业的良好环境。

  陈家井年轻党员说信仰   章建元(兰溪云山街道陈家井村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中共党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今的中国面貌一新,世人有目共睹,我作为农村基层的一名共产党员也深感自豪。现在,党和国家对新农村的建设非常重视,我作为一名农村干部深有体会,特别是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一服务延伸至农村、农民,实现了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党和国家出台的各种惠民措施和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也能及时得到宣传和推广。围绕农村事务的管理,以服务农民为目标,解决农民办事无处询、办事难又繁的问题,点点滴滴都能体现党对农村重视、对农民的关怀。

  作为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东海纪念馆”所在地陈家井村的一名党员干部,我想我的信仰就是立足本职,响应党的号召,以“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杨东海为榜样,努力做好农村便民服务这一工作。正因为有了像杨东海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劳任怨地建设农村,才有了我们陈家井村如今村风文明、百姓富裕的新农村面貌。

  朱海萍(兰溪云山街道陈家井村妇女主任、杨东海纪念馆讲解员、中共党员):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期,电视和报纸上都在追溯那革命年代的红色记忆,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物欲横流的今天,在部分年轻人对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利用我们身边的先进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进行思想以及灵魂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精神大餐。

  我是“杨东海纪念馆”的讲解员,因工作的关系,在清明、“七一”前后时常要接待一些学校、单位团体来纪念馆学习杨东海的先进事迹,以及举行入团、入党仪式。每次这样的经历,都会让我重温杨东海的事迹,带来内心的感动。杨东海同志是一位为了农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实干家,所以在他逝世以后老百姓才会自发为他建造纪念馆,以便世人永远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只在清明、“七一”的时候有人来参观杨东海纪念馆,平常的日子却很少有人问津?我想,学习英雄的先进事迹不能只是在特殊的日子,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应该融合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在生活和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在迎接党的90周岁华诞之际,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缅怀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A天福山社区错时上班制

  今年4月,云山街道收到一封来自江苏省江阴市的来信,写信人是云山街道退休工人陈志刚。几年前,夫妻两人在兰溪市退休,后随子女去了江阴。因为需要办理退休年鉴,夫妻两人于清明节期间回了兰溪。

  陈志刚妻子的户口在天福山社区。“清明节都放假了,社区里有没有人?”夫妻两人心里没底。出人意料的是来到社区后马上办好了事情。陈志刚的户口在另一社区。两人没这么幸运,跑了两趟才办好。

  陈志刚在信中对天福山社区表示感谢。天福山社区党委书记钟伟民说,自从去年1月1日推出“错时上班制”后,天福山社区的居民办事方便多了。

  错时上班制的实施与社区服务对象以上班族为主有关。上午7时30分至8时30分,机关单位还没上班,天福山社区已有人值班;中午12时至下午上班时、晚上6时至8时,机关单位下班了,社区均有专人值班。“居民上班我当班,居民下班我值班”,天福山社区做到了一年365天每天如此。去年,在错时工作的时间段里,接待居民来电、来人和办理日常事务近1600件,涉及户口迁移、社会保障、环境卫生以及下水管疏通等。

  连钟伟民在内,天福山社区里只有7名工作人员,但辖区人口有1万多人,许多事情忙不过来。为此,社区整合了社会力量,参与为民服务。盛立祥原是下岗失业人员,后来从事家政服务。社区每月给他发放300元补贴,居民家中换灯泡、开关或维修水龙头等小活,由盛立祥免费提供服务。

  社区还发动辖区党员参与社区管理。2005年开始,天福山社区开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在200多位在册党员中建立了“八大员”,包括党的政策宣传员、社区建设参谋员、环境卫生督察员等,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金菊敏原在一机关单位上班,社区成立在编党员“八大员”后,她既是“党的政策宣传员”的召集人,又是“社区建设参谋员”的成员,还是“帮扶救助服务员”的召集人。只要社区需要,她就会出现在志愿者队伍中。

  “尽管很累,但社区干部都很欣慰,因为辖区居民有了归属感,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把社区干部和邻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人。”钟伟民说,社区里谁家办喜事了,都会给社区干部分喜糖;逢年过节,都有居民给社区干部拜年。

  B十里亭村家和调解室

  周庆忠是云山街道十里亭村党支部副书记,他还有一个身份:家和调解室调解员。

  今年4月,村民张春莲骑电动自行车经过邻村时,与邻村村民骑的电动自行车相撞,左脚重伤,花去医药费2.3万多元。对方已赔了1万多元,但张春莲认为自己还吃亏,想把对方告上法庭。咨询了一下法律界人士,得知在村道上电动自行车相撞的交通事故,现行法规中没有明确的解决条款,于是双方均要求家和调解室调解。周庆忠与另一调解员王树标多次做工作,经三次调解,双方终于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云山街道党委副书记冯琴娟说,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街道在社区建立老娘舅调解室,农村则设立家和调解室,这是因为农村的纠纷以家庭内部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为主,包括老人赡养、建房等,这些矛盾解决了,家庭和睦了,整个村子也就和谐了。

  十里亭共有578户,1893人,分布在8个自然村。家和调解室成员包括治保调解主任、老年协会会长和副会长、老干部、老党员等。调解室里张贴着不少劝世喻言,如“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远亲不如近邻,夫妻没有隔夜仇”、“千里修书只为情,让他三分又何妨”……

  但是,调解工作并非简单地讲道理和劝说,有时还得讲究方法。家和调解室设在十里亭村老年活动室里,目的就是把有些纠纷拿出来,让老人们评评理。当事人可能无法亲耳听到村里人的议论,但会有熟人传话:“你那件事做得不对,人家都在说了,说你怎么怎么……”如此一来,当事人既感受到了舆论压力,又留足了面子,一般都会积极改正。

  陈下庄自然村的老人张女士有两个儿子,一个生活在身边,一个在外面。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因为在身边的儿子觉得自己付出多一些,兄弟付出少一些,协商不成,便对老人冷淡了。老人来家和调解室反映情况,调解员在了解情况后,一边让大家来评理,一边在两个儿子家往返了10多趟,终于调解成功:两兄弟每人每年给1000元,每季度各负责50公斤大米,医药费各分担一半。

  法律是底线,道德很重要。周庆忠说,农村里的许多纠纷,如果用法律法规可能一时解决不了,即使解决了,也会留下后遗症。家和调解室将人情、舆论与法律法规较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和谐。“经过自评、自调、自我处理,村里的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100%。”冯琴娟说,“这种调解模式符合农村实际,目前已在云山街道24个行政村全面推开。”

  C 农民之家为农民服务到底

  农民之家在兰溪已有多年历史。原先设在市区,后来利用乡镇街道农技站的现有资源,将原有农技人员和资源进行整合,强化良种推广、农技服务、农产品营销管理及信息服务等,通过重心下移,成为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最贴心、最实用的“保姆”。

  近年来,兰溪许多乡镇的农民之家均已转变身份,或者改用承包经营的方式。但云山街道农民之家仍然是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云山街道农民之家负责人章云兴说:“集体经营使我们的服务质量更能得到保证。”因为房子等固定资产均由街道提供,卖同样的种子,云山街道农民之家可以比别人便宜每公斤10元;同时,在进货环节就严格把关,索要各种票证,如不完备就不进货,从而保证质量。

  章云兴自称“老农民”,因为与农民打交道年数已久。“许多搞农技服务的朋友都当老板了,我也可以自办公司,但我不眼红;许多朋友叫我去帮忙,开价很高,但我不动心。”他说,因为有许多农民朋友,这种快乐和成就感已让他满足了。

  采访时,章云兴刚从田里回来。因为连下大雨,不少农民打来电话,水稻被淹了,该怎么办?章云兴一一查看,分别给予建议。

  不久前有农民拿几株水稻过来,问:“我这水稻怎么长成这个样?”章云兴问:“你用什么育秧?”农民回答:“蛇皮袋。”章云兴马上吩咐工作人员拿来1公斤种子,交给农民。“你回去以后,用草袋育苗,保证效果不一样。”农民不信,因为他以前一直都是用这种方法育秧。几天后,他对章云兴说,真的不一样。“这就对了,因为你的蛇皮袋有一层膜,不透气,所以影响了秧苗质量。”章云兴说,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农民,也需要农民之家的技术指导。

  农民信任他。包括专业合作社在内,用什么苗、买什么农具、用什么药,全由章云兴一手打理。农民感谢他。水果熟了,甘蔗甜了,人们总是先想到章云兴,送给他尝尝鲜。

  但章云兴认为,这首先是因为街道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不改制,不承包,让农民始终认为,我是政府的人,所以他们相信我。”

  冯琴娟说,为了农民之家要不要承包,街道班子会议开了不下5次,每次都坚持了下来。街道主要党政领导一致认为:“只要能把农民服务好,街道里多承担点是应该的。”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天水街道环北新村社区创新推出党建共建议事会
·不朽的东海精神 永恒的服务理念
·珠埠里尾随抢劫案告破 老的社区监控更新换代很必要
·衢州柯城区163名农村社区非公企业指导员走马上任
·王马社区办红色邮票像章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