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4日讯
不经意间,报纸上的企业注销公告逐渐多了起来,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颇有些相似。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企业主选择注销自己苦心经营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注销,和2008年相比又有何异同?记者专程赴义乌进行了调查。
“今年比2008年生意更难做”
李军在今年6月注销了经营好几年的进出口公司,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老本行,而是同时又新注册了另一家进出口公司。新老进出口公司的区别在于,新的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公司,老公司则是非一般纳税人公司。李军说,通过注销老公司实现公司性质的变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较为严峻的外贸形势。
李军所说的“严峻的外贸形势”主要源于三个因素:一是人民币的升值,这导致外国客商手中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二是生产成本的上涨,使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下降;三是垫付货款的问题。
“为外商垫付货款,这已经成为义乌进出口行业一个惯例,你不垫付货款就别想揽到生意。”李军说,外商可以拖欠货款时间的长短,成了不同进出口公司之间的主要竞争手段,“如果一家公司同意客商在到货一个月后再付款,另一家公司同意客商在到货两个月之后再付款,你会选择哪家进出口公司?”
显而易见,这样的恶性竞争使许多原本需要客商承担的风险转嫁到了进出口公司头上。
相比现在的形势,李军很怀念以前做外贸的美好时光。“以前走一个货柜的利润还是比较高的,日子也还好过。”但是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品价格已经很透明,某件产品的生产成本、国际货运费用、进出口公司的利润率,外国人一清二楚,你要价高,客商马上转身找别人。即便在2008年,李军认为也比现在要好一些。首先是那时候的美元购买力要比现在强;其次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我们这些主要做非洲市场的进出口商来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不可怕。”李军说。
作为应对外贸形势严峻的措施,李军最后选择了把公司变成一般纳税人,这意味着他必须缴纳更多的税款。李军的老公司是非一般纳税人,他可以通过做低经营额,规避一些税。但非一般纳税人的缺点就是,经他代理出口的货物,生产厂家无法获得出口退税。公司变成一般纳税人后,尽管增加税负,但由于有出口退税,厂家更乐意选择他代理产品的出口。
李军还希望,海关等相关政府部门考虑进出口公司的艰难处境,适当减少收费项目。“如果被海关抽检到,公司将被收取车队滞留费每晚500元,每个货柜要400元翻箱费、300元装箱费……而我们进出口公司走一个柜,利润只有150美元左右,低的时候只有50美元。”
高成本吞噬微薄的利润
同样感觉生意难做的王君今年6月中旬也解散了经营了四五年的文化用品公司。
王君原来的企业是个只有10多名员工的微型企业,主打产品是文件夹、笔记本等。说起公司解散的原因,王君显得很无奈:“各项成本上涨得太厉害了,根本就没有利润,实在做不下去了。”
王君向记者一一列举了各项生产要素的上涨情况:人工成本方面,技术员的工资是3000元一个月,普通工人是2000元一个月,而在去年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1500元;其次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工厂需要一种聚丙烯的原料,但是有一段时间,聚丙烯价格基本上是隔天就每吨上涨一两百元。
更让王君吃不消的是租金的上涨,公司位于义乌经发大道的厂房是租用的,今年的租金足足比去年涨了一倍。王君抱怨道:“本来工厂利润就薄,租金上涨一倍,等于赚的钱都给了房东。”
同王君一样,朱波也因成本上涨,不得不注销了已在义乌青口工业区经营了5年的企业。与王君的企业不同,朱波的日用品公司生产的储物箱、防尘用品等产品以出口为主,企业规模也大得多,员工达200多人。
作为出口型企业,汇率成了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2005年7月中国银行宣布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加快,让不少从事出口加工贸易的中小企业压力陡增。有业内人士曾这样测算汇率变动带来的业绩变动:外贸订单从接单到交货付款的周期一般为2~5个月,以一个100万美元的订单为例,如果签合同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6.8,交货时为1∶6.6,利润将减少20万元人民币,而这笔订单原先的总利润也只有30余万元人民币。因此,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朱波的企业生产成本在增加,效益在缩水。
此外,朱波的厂房也是租用的,租金逐年上涨让他深感拥有自有产权厂房的重要性。在注销企业的同时,朱波拿出一大笔钱,在兰溪买下一块地,以便今后重新经营企业时不再受制于人。
生产要素成本仍在上升
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记者从义乌市工商局的《第一季度义乌民营企业景气指数分析报告》中得到了印证。
该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企业经营指数、企业信心指数与市场环境指数,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态势仍在持续。2011年第一季度,企业经营成本比第四季度提高2.3%,环比涨幅比2010年第四季度4.9%的涨幅有所收缩。其中,原材料价格方面,无缝内衣业成本在第一季度环比涨幅依旧较为猛烈,环比提高15.41%,其次是饰品业,原材料价格涨幅也达到15.4%,处于各行业中的最高水平。劳动力工资方面,服装业仍然呈现出最大的上涨压力,一季度环比增幅高达15.32%;其次是内衣业,劳动力价格涨幅为5.87%;其他行业工资环比涨幅大体保持在3%到5%的水平。
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企业产值与出口额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环比降幅分别达到36.86%及52.75%。不过报告也指出,企业产值和出口额数据部分受到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
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为何大幅上涨,以致影响到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
义乌市工商局福田工商所所长周忠平今年曾多次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辖区内企业的经营状况。他认为,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源于通货膨胀。近一两年来,美国等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其他国家带来了输入型通胀,包括石油、粮食、贵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其次是土地、用工、用电、资金等各项生产要素的短缺,造成了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周忠平特别提到,眼下企业的财务成本(即融资成本)上升比较突出,目前企业的贷款利率已经从以前的3厘、4厘左右,提升到现在的5厘左右,而且还不一定贷得到钱。
从整体经济态势来看,财务成本的上升还有愈演愈烈之势。6月14日,央行宣布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也调至21.5%的高位。据相关媒体报道,本次提准将冻结资金约3800亿元,中小企业融资将更为困难。
至于劳动力成本,未来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放慢,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快。这种态势大约在2015年前后开始转变为负增长,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下降,劳动力供需矛盾扩大必然带来“用工荒”和工资上升。“更为严峻的是,即便提高工资,企业还不一定招得到合适的工人。”周忠平说。
已经刻不容缓
虽然义乌第一季度企业产值与出口额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经济形势仍然向好。义乌市工商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1~5月,义乌注销企业5498家,但同期新增企业1.5万家。
《第一季度义乌民营企业景气指数分析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义乌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好表现。该指数比上年第四季度环比提高54.27%,体现出虽然企业的当期经营受到春节长假影响,但未来进一步扩大生产的投资动力并没有下降。工业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普遍追加固定资产投资及生产性投资,将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潜能。企业预计销售订单增加额的态势有所好转。2011年第一季度企业预计销售订单增加额比2010年第四季度提高28.92%,反映未来一段时间企业提高销量的市场空间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尽管如此,在成本上升带来的企业注销潮中,原有劳动力密集型模式的弊端再次暴露无遗。工商部门相关人士认为,义乌民营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低价格竞争,低成本扩张,通过薄利多销获取利润。低成本竞争的缺陷是明显的:其所依赖的劳动力、原材料及交易成本的廉价状况一旦发生变动,就会影响其经营绩效。
在采访中,多名企业主表示,从义乌出口的很多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几乎没有议价能力。而且,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容易被替代和复制,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率微薄。在这种背景下,大幅度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就会影响企业的成本优势,甚至吞噬企业的全部利润。
在类似的因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迅猛发展而兴起的广东东莞,中山大学一位教授的调查显示,由于利润薄,东莞企业平均可以承受工资涨幅为3%~5%,最好的企业也只能承受10%左右。
利润过薄,面对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招工难,企业主面对的就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加薪无疑是雪上加霜,削薄利润乃至吞噬利润,进而企业只能走向注销;不加薪,工厂难以留人,难以招人,即便有订单也是死路一条。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企业想要生存,只有转型升级一条路可以走。
小企业面对生存危机的策略选择
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良华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浙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规模有大小,起步有先后,应该认清自身的情况和条件加以区分应对。对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良好基础的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转型升级无疑是第一要义;对于实力雄厚而行业前景良好的企业,要围绕技术、品牌、渠道及产业链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壮大发展自己;而对于缺少资金实力、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缺乏市场开拓能力的小企业,停工歇业、保存实力也不失为一种策略选择。
《第一季度义乌民营企业景气指数分析报告》也给出了不错的建议———从依靠投入扩张转向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上来。对于那些有条件的企业,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制造优势和品牌优势,大胆走出去,到新兴市场国家设厂,从而带动企业的对外贸易增长。根据国外在资源、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比较优势,本地企业从依靠本地市场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移,寻求资源合作、技术和品牌支持、分销渠道拓展,开展国际经营,实现再造义乌。对于那些没有国际市场经验的民营企业,要紧跟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将一般的生产加工能力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者到土地、能源和用工成本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去投资建厂,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继续保持其成本优势,着力增强其在义乌的研发、信息、营销或总部职能。
而对于义乌具有优势的行业,企业可以在原有产业链框架内实行生产经营业务的延伸、调整及整合。一般是由低端向高端产品生产,零配件向部件、关键部件制造转变,减少或者放弃部分低毛利业务,提高企业的增值能力,降低其对低素质劳动力的依赖。具体而言,民营企业要从拼成本、高消耗和低利润向低能耗、低排放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状况,调整生产经营内容,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延伸,由加工一般零配件转为生产精度和技术含量更高的部件,提升业务的增值水平;由提供产业配套、尾随性经营向产业开发与细分市场引领主体转变,在为下游企业提供产业配套、生产零配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提升和产品创新,形成集成能力,使义乌民营企业成为细分市场的引领主体。(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企业主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