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30日讯
“一年行情好,两年要爬坡,三年一个循环周期”
金华、萧山养殖户:“过山车”式暴涨暴跌让我们吃尽苦头
这三年,养殖户熬过来了
现在的好日子,让很多养殖户想起了2008年的好时光。
2008年肉价暴涨时,连国际投行高盛都传出打算养猪的消息。然而,3年多来,肉价大起大落,印证着经济学上的“蛛网现象”——农产品从最初投入生产到成品上市需要一定周期。行情好时,养猪户一窝蜂地补栏,导致供应量快速增加,价格下跌。深度亏损一定时间后,又大量淘汰母猪,致使生猪供应量快速下降,价格上涨。如此涨涨跌跌,农民基本上处于小赚大亏的怪圈中。
从上一波高峰到现在,3年时间里,这些养殖户是怎么挺过来的,酸甜苦辣他们心里最清楚。
行情最低迷时,卖一头亏300多元
“现在赚的钱,实际上只能弥补过去两年的亏损。”按照杭州市惠丰养殖公司董事长高志峰的说法,猪肉价格在2008年达到高峰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下跌,一直处在低迷状态,尤其是去年猪肉的价格低得不正常,小养殖户纷纷撤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上半年的供应缺口。
“现在看到的生猪收购价格是很高的,但我们前两年都在亏本和微利点上徘徊,现在的盈利只能说是填补了亏本。”浙江金达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经理告诉记者。
吴经理记得,2008年毛猪收购价最高达到19.6元/公斤,那时毛利润有60%。好景不长,2009年受甲型HIN1流感的影响,毛猪收购价一下子跌到9~9.5元/公斤,而当时光饲养成本就要12元/公斤。“明摆着卖一头要亏一头。”吴经理说,以一头100公斤的毛猪算,多卖一头要多亏300多元,但如果不卖继续养着,人工、饲养费加上去更是一笔大成本。
熬过最艰难的日子,到去年5月份他们再度陷入困境,当时肉价最低跌到10元/公斤,同时随着饲料人工等上涨,成本又涨到了13元/公斤,又回到了2009年那时的亏损状态。好在这样的日子并没持续多久,随着肉价慢慢回升,后来养殖场逐渐保本,微利。
“我们这些生产型企业投入大,靠跑量取胜。”和很多小养殖户“船小掉头快”不同,这些规模养殖厂总量基本固定,不会随意增减,这份坚持终于让他们挺过了那段艰难时光。
疫情来势汹汹,影响生猪出栏
萧山新湾一家规模养殖厂年出栏数在3万头左右,负责人老高说,作为自繁自养的规模养殖场,平均每头母猪每年产出15头小猪,才能保本,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小猪要无病无灾健康地活下来。
对疫病的防治能力,是影响生猪产量的重要因素,“小的养殖散户,疫苗打得明显少很多,不能保证85%的存活率,碰到全国范围内疫情接连发生,所以影响了产量。”吴经理说,所以从去年开始,他们养殖场在防疫体系上投入了很多心思。
除了疫苗防疫,吴经理还给每头仔猪配了很多营养保健品,比如补铁补钙。“营养跟上去了,身体强壮了,仔猪的免疫力就增强了。”吴经理说,光这个成本,平摊到每头猪上要48元~50元,比其他的养殖场高出近一倍。这个投入还是很值得的。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很多养殖场仔猪的存活率普遍降低,而金达利养殖场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
萧山新湾的这家养殖厂则和萧山其他几个规模养殖场、养殖农户成立了农发合作社,目前在萧山开出了多家专卖店,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价格也比较平稳。
这一波周期中,规模养殖场赚到了大钱
“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不仅让养殖户吃尽了苦头,也让各个流通环节的经营者有苦难言。唯一在账面上有些赚头的养猪户们,依然担心着饲料成本的不断上涨和不可控的疫病蚕食了利润。
这个怪圈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或许跟目前仍然以散户为主的养殖模式有很大关系。”杭州五丰联合肉类有限公司肉类销售公司负责人汪选华认为,以散户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是价格暴涨暴跌愈发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他看来,这波行情中,真正能赚到钱的正是一批规模养殖场,他接触到的不少省内规模较大的养殖企业,目前每头猪的毛利能达到600元左右。但目前全省生猪产出中,仅有40%左右为规模养殖场产出,其余基本都是散户散养为主,散户抗风险能力过低。
浙江省肉类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也指出:生猪产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是政府政策调控乏力的内因。大户也好,散户也好,基本上是“摸黑养猪”,赚得糊涂亏得也糊涂。该负责人表示,长远来看,无论是对稳定生猪生产和供给,还是对确保肉品安全,实现养殖、屠宰及加工的规模化发展,坚持发展商品猪基地生产、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环节的市场网络,实现产、供、销的一体化发展,是调控生产与消费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