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点,杭州市公安局和阿里巴巴公司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近期成功破获阿里巴巴B2B平台系列国际诈骗案,侦破案件281起,摧毁诈骗团伙7个,抓获3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660余万美元。
36名嫌疑人多数大学本科学历
这些团伙由年轻人组成,有男有女,有70后,也有80后,主要犯罪嫌疑人有19人,大部分大学本科学历,对网络及计算机知识熟练甚至精通。
他们有的是刚刚辞职的年轻人,和同事搭伙一起“创业”,有的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企业招聘”入伙。
其中英语专业毕业的嫌疑人,都已考过英语专业八级,英语沟通十分流畅,主要负责与海外客户交流。
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交流对话,有的负责提款套现,有的负责转移赃款,作案过程集体协作,环环相扣。
主要有5个诈骗步骤
获得账号:有些曾经在阿里巴巴注册过的中国供应商,因为网络生意暂停、消除公司风险等原因,直接将账号出售给嫌疑人;嫌疑人通过网络黑客技术等,直接盗取阿里巴巴上的账号。
发布商品信息:嫌疑人在国外购物网站,如ebay、亚马逊等下载一些商品图片以及英文说明,作为自己公司的产品,通过已获得的账号进行虚假宣传。这些商品通常在国外热销,而价格只有这些网站标明价格的三分之一。
英文客服直接沟通:海外买家在看到这些针对他们发布的商品信息后,通常会被低廉的价格所吸引,当买家有购买意向时,精通英语的嫌疑人充当客服,开始主动联系。
骗取订金或货款:当买家有了订购意向后,双方通常使用传统的外贸交易方式订货。嫌疑人收到订金或者货款,并不会真的发货,即便发货,也只是发一些与买家订购的产品价格相差很远的不对版货品,比如把内存为10个G的U盘换成5个G的。
拖延时间:买家迟迟收不到货品,通常会向阿里巴巴平台投诉,阿里巴巴会专人专员调查并及时关闭供货方账号。嫌疑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拖延发货,等到买家发现异常或只是收到不对版货品时,早已超过两个月,这时阿里巴巴再来查处,他们早赚足了钱,销声匿迹。此后,他们会再买入新的账号,继续诈骗。
诈骗中涉及的产品主要来自中小企业,主要是电子产品。
警方找到208位受骗外商
自2010年10月起,阿里巴巴的B2B平台就时有诈骗客商的案件发生。今年年初,阿里巴巴收集整理了具有欺诈特征的客户资料,向杭州警方报案。
杭州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直接进驻阿里巴巴。
警方调查发现,这些案件跨地域广、隐蔽性强,比如网站营运商在甲地,实施犯罪的则在乙地,资金流向又在丙地。诈骗的预谋地、实施地和结果地出现了地域分割;团伙成员从提供虚假身份证、虚假银行账号、通讯工具,到网上对话、套现、转赃,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加上跨国诈骗语言文化地域时间差,绝大多数海外受害买家寻找困难,案件侦破难度极大。
杭州警方抽丝剥茧,终于发现有嫌疑人频频出现在福建莆田。
3月30日,专案组赴莆田会同当地公安机关成立联合专案组。4月11日晚,专案组周密部署,集中了杭州、莆田两地50多名警力分三路对落脚在龙岩、厦门、莆田等地的嫌疑人实施集中抓捕。整个抓捕行动历时40多个小时,当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6名,缴获作案电脑35台,用于银行开户的身份证60多张以及银行卡(存折)137张,涉案机动车3台。
截至6月底,专案组已累计从缴获的电脑上调取了大量电子物证,并寻找联系到208位境外受害人。
案件还在进一步审查中。
据了解,杭州警方将继续坚持主动警务战略,以“打早、打小、打系列团伙”的工作原则,探索建立以“警企合作、警务协作”为核心的长效常态工作机制,不断净化网络贸易环境。
警方提醒广大网民加强网络交易安全防范意识。
杭州市网监支队副支队长董晓军总结了4点:“网络社会并不真的虚拟;网络也是一个公共场所;要看清域名、网址;像遵守交通规则一样遵守网上消费规则”。
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