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路向西,是余杭创新基地,去年7月,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简称“海创园”)落户这里。
这是一个为海外学子搭建的归国平台,一个集聚海内外人才的创新创业高地。
去年,余杭投资25亿元推进园区及周边环境建设,目前,先导区5万平方米孵化大楼已投入使用,37万平方米的启动区,面积31公顷的中央公园、12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正在建设中。
“今年,余杭要再投资38亿元完善公建配套,这里将有五星级酒店、大型商场、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场所、综合性医院,为创业人才提供全方位工作生活配套”。
余杭创新基地管委会主任沈文南,今天通过快报再次向海归们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海创园创业。
产业扶持政策省内最优
各地产业园区那么多,怎样吸引人才来海创园?来了怎样安家落户?
配合海创园建设,杭州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驻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该政策是目前省内力度最大的人才引进和产业扶持政策。
针对电子信息研发、生物医药研发、新材料新能源研发、装备制造研发、软件与创意设计、服务中介平台等产业门类,海创园制定了全方位政策体系,涵盖了人才安家、企业孵化、项目研发、房屋租赁、成果转化、贷款贴息、风险投资等优势政策。
如最高300万元的安家补助;600万元的研发项目补助;500万元高新成果奖励;孵化项目三年租金减免;
最高600万元的跟进投资;两年最高500万元的全额贴息贷款;总额4亿元的贷款“风险池”;一次性社会保险补贴以及优惠的子女就学政策等。
余杭区也制定了人才工作“1+7”政策,从2011年起每年拿出全区财政总收入的1%和土地出让金的1%(两项合计2亿多元),专项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重点用于支持海创园人才引进。
海创园将人才分为A、B、C三类标准,享受有梯度的人才政策,A类人才最高300万元安家补助,B、C类人才提供面积不等的人才公寓或给予租房、购房补助。
管委会沈文南主任说,为让人才安心工作,余杭成立了海创园服务中心、孵化器公司,为海外人才提供高质高效的度身服务,做到“创业之初当保姆、发展之中当导师、成功之后当保安”。
服务中心派员“一对一”为海外人才和项目提供贴身服务,帮助项目完成公司注册、税务登记等,在海创园启动区未建成前,采用租用周边标准厂房及办公楼的办法落实场所,实现项目提前入驻。
来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可聘为浙大教授
与高校合作是海创园发展的又一优势。
海归对本土情况不熟悉又缺少资金,余杭区政府与浙江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浙大教授的身份作为跳板鼓励海归回国创业。
浙大建立了“浙大人才驿站海创园工作站”,对于来海创园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可以聘为浙大教授,纳入浙大人事管理序列,浙大留了专门的岗位给这些人才,他们可以浙大教授的身份入园创业、参与对外交流,并可充分利用浙大实验室、科研、人才等一系列资源。
浙江省还实施“海鸥计划”,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发放红卡,为海外人才短期归国创业和暂居提供便利。
事实上,浙大合作并不仅限为海归提供教授身份。海创园还与浙大共建海外联络站,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建设三级甲等医院,入园创业的人才可充分共享浙大的优质资源。
像新月生物的掌舵者欧阳宏伟,就是带项目带技术入驻海创园,而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打造10分钟步行圈
初步统计,海创园至今已接待来考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358批600余人次,接洽项目180余个,已经引进或签订意向落户的海外高层次人才67名。
目前已有尚越光电、易文赛生物等32个创业创新项目落户园区,涉及太阳能开发、生物技术、绿色低碳产品研究、功率半导体模块等领域。
“未来,这里将是一座”微城市“,我们争取打造人才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休闲的10分钟步行圈”,沈主任说。
目前海创园12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中央公园及各类生活配套设施均在加快推进,同时,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余杭区还在推进与国际医疗保险相接轨的医学中心、国际学校建设。
海创园服务中心在文一西路1500号,联系电话(0571)88607711,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上创新基地网站查询(网址www.xs-ti.gov.cn)。
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