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秀花,你写的这个‘情’字右上部稍大了点,下面的‘月’字就显得小了,不好看。”68岁的余洁治老人指着10岁的马秀花的暑假作业说。
马秀花马上重写了一遍,老人露出满意的笑容:“对,无论写什么字都要匀称协调。”
这是记者日前在杭州市秋涛路178号兰州拉面馆内见到的一幕。老余是铁路杭州机务段的退休火车司机,而马秀花则是拉面馆老板马学良的第3个小孩,青海人。
7年来,不管严寒酷暑,老余几乎每天都来这里为马家的3个孩子补课。
故事起源于7年前的一碗拉面。
老余的牙齿不好,平时以面食为主。他经常到江城路附近吃拉面。
那天,他来到雄镇楼附近一家兰州拉面馆。与往常一样,他要求老板把面煮得烂一些,牛肉切得细一点。
“好嘞!”面馆老板马学良待人热情,特地将牛肉切得更薄些,面也多加了把火。
“很好,我吃了这么多牛肉面,就数你们家的最可口!”从此,余洁治经常来这里吃面。来了几天,他发现面馆内有3个小孩,最大的马海飞看上去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却既不做作业,也没有准备上学。
“我们从青海来,附近的学校都报不上名。”马学良说,有的学校说孩子超龄1岁了,有的学校担心孩子没上幼儿园成绩跟不上……所以只能把他们留在店里打杂。
“那怎么行呢?我帮你们去问问!”此后几天,余洁治天天到教育局与学校联系上学事宜。
面对老人的执著,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多次追问:“你到底和这些孩子什么关系?”
“我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们来自贫困地区,如果不读书,以后只能靠卖拉面为生。”教育局和学校多次“盘问”后,深受感动,答应了老人的请求,同时也表示有点担心,“孩子没接受过学前教育,万一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我保证孩子的成绩不会比别人差。”余洁治拍着胸膛向学校承诺。就这样,2004年8月31日,马海飞终于获得上学的机会。后来,另外两个孩子,也是余洁治帮忙联系好学校。
为兑现自己的承诺,从当年9月1日起,老余每天吃过晚饭就来到拉面店,为孩子补课。
“既然说了,就要做到。”余洁治说,他自小热爱读书,1962年读高二时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复员到铁路杭州机务段工作后,每次单位有学习的机会,他总是积极争取,“不然,我也辅导不了他们的学习。”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7年后的2008年,拉面馆搬到现在的秋涛路,老人从家里骑车过来需要5分钟。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马学良以为老余不会来了,就拉下小店的门,全家人坐在床上看电视。
这时,外面响起急促的敲门声:“秀花,开门!”马学良拉开门一看,只见老余的雨衣已经积了厚厚一层雪,电动车右侧的脚踏板也摔破了。
“余大伯真是太好了!”从未上过学的马学良,对余洁治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2009年春节前,马学良夫妇准备了1000元红包,硬要塞给余洁治,但老人怎么也不肯收下。
逢年过节,余洁治还会给孩子们买点小礼物或发个小红包。
老余的努力总算没白费,孩子们的学习成绩都在中等偏上。记者看到,下半年即将读三年级的马秀花所有功课都是优秀,还当上了班里的卫生委员。
看着孩子们这么争气,余洁治动情地说:“只要我的水平还能够辅导他们,就一定要把补课坚持下去。”